微型诗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中微
楼主: 卢利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利斯简评】诗评“摘录”

[复制链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31#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3:38 | 只看该作者
把握技巧
 
赛宾的左手老师:有些文字没有特别独特的内质。如果说有独特内质的作品是金塑银塑,那此作的质地,就是铜塑铁塑,甚至是石膏像。但有些文字好就好在,通篇都非常地圆润光滑。词与词、句与句、章与章、节与节之间,联系地紧密而自然。套用一句广告语,就是:一口丝滑不过瘾。所以尽管雕塑的质地是很便宜,却仍无法阻止米开朗基罗的大师手笔。所以我们要懂得华丽的辞藻是最次要的东西,关键还在于对技巧的充分把握。
 
 
有态度就可以
 
赛宾的左手老师:有些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作品,通篇都在感慨,但是我们却不知作者到底为什么而感慨。更奇怪的事情是,虽然我们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事情而感慨,但对于作者的这些感慨,我们却异常地能够认同。何以如此?很简单。抒情真挚。因为真挚,所以作者谈到的,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认同的根本原理。作者说的可能是某件具体的事物,但他真的在说这件事物吗?不是的,作者是借这件事物,说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我们被感染,全因对于这种态度的认同。
 
 
第二眼好诗
 
赛宾的左手老师:我一直相信,有些好诗会被不懂欣赏的人忽略。就像好多人觉得榴莲长得难看,就说它不好吃。有一种美女,叫第二眼美女。那么同样,有一种好诗,叫第二眼好诗。当你拨开它繁杂、冗长、生硬、干涩的外壳时,你就能发现文字里所蕴含着的饱满而鲜活的灵魂。这一篇文字看似是在说人生,其实说的是人的灵魂。岁月经年,在经年之中,灵魂有着怎样的变动,又有着怎样的诉求?对于这些命题的讨论,使一篇文字成为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32#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3:41 | 只看该作者
小小的芥蒂
 
赛宾的左手老师:有些诗,只是独白。在晚秋的夜里,对着驿站萤灯,寂静独语。或许还有一壶醪糟,自斟自饮。在空无一人却敞开的房间里,说一些不会被任何人听到,却又想要让人听到的话。这是什么?这是在我们心中一个小小的芥蒂。有时候,芥蒂不是为了化解才存在的。它在那里,是为了提醒你,有些东西已无法逾越,而有些东西却业已被珍藏。于是,当我们每次抚摸这个芥蒂的时候,才会既感到酸楚,又感到幸福。
 
 
句读之媚
 
赛宾的左手老师:过长的篇幅和句式,会让文字显得拖沓。但有的文字虽长,却仍有流动之感。为什么呢?就在于文字的句读。灵活的句读,使得文字的语势,不是在始终地叠加,而是处于一种“叠加——绵延——消散”的循环中。整篇文字是一个大的循环,每一个章节是小的循环,章节里的段落是更小的循环。环环相扣,使得文字显出一种大波浪上有小波澜的丰富层次感。于是,读起来才那样地清新活泼。
 
 
思想切片里的杂念
 
赛宾的左手老师:有一类犀利的作品,像是一个横截面,或者说是切片,一张对于生活的切片。在这个切片里,很多被表象包裹而看不见的东西,都纷纷裸露。以最短兵相接的方式,呈现在你的面前,让你错愕、让你触动、让你沸腾。作者说的,可能是自己的心,是一些私事。合起来,就是私心杂念。所以这类文章的结论也很简单。其实生活本来什么都不缺,只是私心杂念太多,把应该有的都挤走了。所在文字最终的走向,其实是告诉我们,把私心杂念放一放,让那些真正重要的
东西,都赶紧回来。
 
 
快生活里的慢节奏
 
赛宾的左手老师:在这快节奏的世界里,不耐下性子来,你就会错过许多好的文字。你必须要HOLD得住。让文字的情绪缓缓地流淌下来,感受它节奏和韵律的变化,感受其中词语和意象的丰富。其实,需要慢慢读的文字,未必就用了什么玄虚的技法。只是文字需要耐心去侵润。而到了最后,文字最大的魅力,恰恰来自于那种慢悠悠的节奏。所以如果你不能HOLD住,你便也感受不到这其中的魅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33#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4:02 | 只看该作者
诗魂为上,诗意为中,诗体为下
文/赛宾的左手


      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不少的学生,都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就把作品给写俗了。这种俗,主要是由于语态造成的。也就是说,你写着写着,就会忘记自己在写诗,忘记了拥有诗心的感觉。于是,你的语态也就从诗的语态,转为了白话的语态。所以反过来说就是,想要写好诗,就必须时刻记得,自己是在写诗,要用诗的思维、诗的情感、诗的态度去创作。
  而关于语态,其实是由三方面组成的。依次是诗魂、诗意、诗体。诗魂为上,诗意为中,诗体为下。当然,论及难易程度,自然是诗体最易、诗魂最难的。但是在训练语态的问题上,却不能由易及难、循序渐进。道理很简单,就是诗魂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先建立起了良好的诗魂,才有诗意与诗体的建立空间。
  下面先详述一下诗魂。诗魂的锻炼,其实和平时的写作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诗魂,来自于一个人日常的涵养。是一个人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想得多了,才渐渐积累起来的。
  而之所以说诗魂是一切的基础,道理就在于:所谓的诗意,其实是一种冲动,一种很原始的冲动。其实,人类从存在开始,就是具有诗性的。将一些事物与另一些事物,产生嫁接和联系,这就是诗性。诗意的好坏,表面上看,在于出其不意。但是从更深的层次剖析,全在于能否让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当然,如果一种诗意能够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当然会更有助于代入感的产生。要产生代入感,就必须了解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你先练好诗魂。诗魂练好了,就好比建立起了完善的道路系统。于是诗意的“车辆”才能够四通八达地自由穿行,才能够车水马龙却不壅塞。所以诗魂是具有最高优先级的
  诗魂是道路,诗意是车辆,诗体是交警。拥有道路,至少是一个系统。只有交警,那是无的放矢。而且,道路一旦通了,车自然就会来;有了车,就必然会有交警。所以当见到一个,写出来的诗根本不像是诗,但文字里面,却满含深邃的诗魂的作者时,我会感觉这是一个可造之材。
  或者说,诗体这种东西,想培养,总是能培养地起来的。但关于诗魂,就在于一个人的天资和悟性了。但你看过金庸小说,就会知道九阳神功。打通任督二脉以后,人就能有类似重生的机会。悟性与天资,是由思维方式决定的。如果思维方式改变了,悟性和天资自然也可以重写。
  所以,掌握诗魂,关键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而改变思维方式,最好的办法,就是读那些拥有先进思维方式的书籍。比如余秋雨、易中天、于丹、梁文道、王心慈这些作家写的书。其实阅读有两种,一种是休闲为主的,一种是用功为主的。很多教科书之所以显得晦涩难懂、诘屈聱牙,就是因为它们缺乏休闲性质。而以上这些文人的著述,就在保证思想性的同时,尽可能地使用了最具趣味性的说理方式。也就是寓教于乐,这是关键。我们应该只接受趣味性的说理,并且传播趣味性的说理。只有当你的这种能力训练到炉火纯青的时候,你才能把那些枯燥的说理,也转化为趣味性的说理。这时候,你就能和那些大家比肩了。
  而关于诗意,我之前说过,需要先练好诗魂,才能让情绪与冲动畅通无阻。而关于情绪的路径,其实和开车一样,GPS会为你设置几种线路:最省钱、路程最短、平均速度最快等等。一个人的情绪,也往往存在着某种“记忆”。它会习惯性地展现出某一种风格的表达。往往很多人在一开始只有一种风格,而逐渐地,你的“模式”会增加;而你自由“切换”的能力,也会提升。
  而关于冲动的产生,确实具有一定的神秘性。有时是外物引起,有时是内心激荡。而内心的激荡,往往也是以前积存在脑海中外物,在“反刍”的过程中引起的。也就是说,一切的冲动,皆是对于外物的感应。所谓:无知者不可思想。也许到了后来,很多的思想并不是由外物直接引发的。但至少这些思想的基质,都是来自于日常所见所闻。在复杂而多重的反应过程之后,便有了思想与著述。那换句话说,就是更多的对于外物的了解与认知,是有利于冲动的产生与丰富的。
  所以所谓的诗意,其实和生物多样性有着雷同之处。一个生物多样性越好的生物圈,其内在活力与可能性就越是丰富。那么以此类推,一个人阅历的丰满,是诗意充满正能量的基础。甚至说,一个人的阅历越是多到让这个人纠结与矛盾,其诗意便越会存在一种常态所不具备的复杂况味。这种况味的复杂,往往能够更为深入与深刻地打动到读者的内心与魂魄。比如杜甫。
  但是诗意的关键,还在于内在的化合作用。就好像不是你拥有越多的食材,就必定能创造出更可口的菜式。关键还在于有效的化合。而关于化合,其实是由一个人的“性格基质”决定的。就好像很多物质的化合,是以水作为基质的;很多是以空气作为基质的。你的性格基质,决定了可以存在并发生的化合类型。而性格这种东西,三分天定,七分后天。而长辈的引导与你三分的先天,共同左右着你这七分后天的走向。也就是说,人的性格,是由指教的人的高下,以及一个人自身的自律性决定的。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想要诗意丰富,需要有更多的阅历。而诗意的类型,是由一个人的性格所决定的。而决定性格的,是引导与自律。
  最后关于诗体。其实诗无定体,凡是用诗的感觉写的文字,都可以称之为诗。而判定诗心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于“超越之心”。也就是说,所谓的诗,必然都是存在着某种“超越性”的。只有超越了常规套路与思维的文字,才是具有诗的感觉的。即是从宏观上说,凡是能够不落俗套的格式,皆是诗体。
  再加以引申,当我们将文字写得不落俗套以后,并不是就算大功告成。我说过,诗体的作用就像是交警。不落俗套的诗体,就像是高水准的警员。但是光光水准高还不足以使交通畅通,还必须有足够的人员数量。反映到文字方面,就是你的文字,必须呈现出足够的内在能量。只有能量够了,才能驾驭诗意。唯独驾驭了诗意,诗意才能在读者的贯彻与领会中,反射出更多的能量。
  这就是诗魂、诗意与诗体的关系。诗魂为上,诗意为中,诗体为下。但最终我们还是要把它们统一在一起,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虽然有着先后的次序。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并运作开来时,并没有先后的分别,而是浑然一体地贯彻于作者的意念与笔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34#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4:08 | 只看该作者
语言的脉络里迸射的诗性之美

塞宾的左手编者按:按语太长,写在文章前面,也算是我自己对原作的一次赏析了。

首先还是照例地说一句,例子选得很好。从我的角度看,以口语诗写作的特性为切入点进行写作,是最顺畅流利,且能言之有物的。而海恋的角度是“诗性智慧”。这并不是“孩子般的想象力”,而是“像孩子一样去思考”。
这两者的差别在于,孩子的思考是一种原生的、原始的、原初的行为;而“像孩子一样去思考”的主旨,在于做一种减法。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有一个简单的等式去表达:孩子+限制=大人。很多时候,孩子和大人的区别,仅在于孩子的想象力没有更多的局限。而很多时候,只要成年人剔除思维中的定式,就能获得比孩子更丰富的想象力。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婴儿是无法想象的。只有灌输概念,人才能想象。那么一个成人脑子中的概念自然比孩子更多,也就是说,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同时吸收了杂质与精华。那么现在把杂质都去掉,我们会比最原初的那个自己更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所谓的“诗性智慧”,并不是“孩子般的想象力”的原因。
至于海恋具体的论述,我觉得还是一样的问题,就是“能分不能总”。你确实基本说出了每一段的大致意思,但是总体来说,文字的脉络是如何的?难道就是一句“思及此,笔及此”那么简单吗?不是的。这里就要谈到我前面说的“诗性智慧”了。首先我要说,这很可能是一首先有正文,后有题目的原作。所以这也很可能是一首信作,信手而为的。起笔当然是很随意的。一二段由叶子做连接,逻辑很浅显。第二段的转折,像是一个华丽的转身,好像一个剑客,就此亮出了自己的宝剑。这把宝剑的名字,就是“思想性”。这表明作者是一个一直在想一些问题的人。只有你领会了这点,你才能找出二三段之间的联系。一般人看来,二三段之间没有什么表面的、甚至本质上的联系。但当你领会了作者是一个带着思考去生活的人的时候,你就会理解,这两段文字,就是作者最关切的两个问题,这就联系上了。
第四段开始,就是很重要的一种逻辑模式,就做“支流现象”。如同字面上的意思。所谓的思维、或者说是思绪的结构,并不只有简单的一条主线到底的模式。在更为进阶的阶段,会出现两条主线并行;一条主线在上通行,一条支线在下潜行;多主线多支线,相互交叉行驶,在不同的节点,不同的线索相互汇聚又彼此分离的模式。而这当中,存在一种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开始,故事是由单一的线索组成的,而到了中途,会汇入另一条线索。而当另一条线索汇入原本的线索时,它在一定程度上就被原先的线索同化了,但同时原先的线索也更倾向于这条新的线索,但在这条线索汇入主线之前的部分,则仍具有其独立的品质与意义。这和河流的支流完全同理,故称之为“支流现象”。而原作的第四段其实就是这样一股支流。其独立的意义在于“由季节起兴,使文字有了充分的时间上的定位感”。而其同化意义,就在于最终引入到了之前“思恋”的曲调当中。
其实我们想一想,我觉得作者并没有在文字的一开始就做好盘算,说要写一篇关于思恋的文章。但是,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为作者脑子里老是在想这件事情,所以她的脑子就能以最快捷的方式,将任何起笔与思恋联系起来。这是一个优秀作者的基本能力。所以到了第三段的时候,作者就已经打定主意要写“思恋”了。所以第四段绝不是简单的因势利导,而是文字的主旨,在潜意识中,对作者的召唤。如果再仔细研究一下文字的逻辑,如果说前面三段分别是:起兴、引申、论述的话,那么之所以有第四段,是因为有一个声音在对作者说“你不想对这一切说些什么吗?”也就是说,这里面,其实完成的,是理性向感性的跳跃。或者说,是“带有理性的感性”向“纯感性”的跳跃。如果没有这一层跳跃,文字会整整降低一个档次。而这种跳跃,其实有一个专门的名词用来定义,那就是“释放”。释放的关键,不在于量、不在于速度、甚至不在于素质,而在于内心与外物的通路,足够地宽广。也就是说,释放的关键并不在于你传达了多少,而在于你的传达有多少被人所接纳。
所以总而言之,原作之所以强力的地方,还是在于它较好的接纳性。文字用浅显而带有思绪的笔触,使得作者的想法和情绪,通过看似随意而舒缓的表达,入心入脑。这就是这篇文字,最值得借鉴与学习的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3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6:30 | 只看该作者
《会拐弯的阳光》
文/卢利斯

沿着曲折 沿着人心
每一粒字 都是
日子流淌的泪

沉默老师:流淌换凝聚,会如何?

卢利斯:谢谢老师的中肯建议,这个词更贴近诗意!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36#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4: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卢利斯 于 2014-9-14 14:11 编辑

诗观系列——安放的空间
文/赛宾的左手

这是我的诗观系列的第一篇,以后会陆续有这个系列的作品问世。
    
  我的诗歌理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诗歌的容量。我认为,一件好的诗歌,必然是容量丰富的。我这里的容量,并不是指诗歌本身包含多少元素。而是指,一篇诗歌给人的意境,形成一种浩瀚而充盈的感觉,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洞穴,能够安放下一个读者所有秘密的、饱满的、郁塞的、纠结的、五味杂陈的心绪,从而显得一篇诗歌的容积很大。所以,这就是我在诗歌容量上对好诗的要求。好诗必须制造一个境地,这个境地必须足以构成一个安放的空间,从而使得读者能够十分宽裕而安心地,将自己的心绪沉浸在文字的里面。一旦这种沉浸达成,你的文字也就成为了一些人停靠的港湾,你的文字便会变得富有魅力和张力。
  而关于如何达成这种安放的空间。我觉得,首先我们要理解人性。其实,理解人性是一切事物的起源和开端。因为操持着这个世界的,始终是人。如果你不懂得人性并把握人性,你便不能十分有效地与人形成沟通、交流、互动与反馈。所以,不单是作为一个作者需要你去了解人性、理解人性、参透人性,凡是作为一个想要获得成绩和成功的人,都需要做好这点。但人性是一个浩大的话题,任何简单的言语,都不可能透彻地描述人性。但人性有几个基本的准则不可不知。
  首先,就是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愚蠢在问问题的方式。这种提问方式很容易给我们一种人性非善即恶的错觉。实际上,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问题,世间的许多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允许灰色地带的存在。所以人性究竟是怎样一个情形?我曾经多次阐述过,人有善性、也有邪念,人生来就会做好事、也会做坏事,但无论做好事或是坏事,都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这是永远不变的。没有一个人会无端地诅咒自己,就算有人一心寻死,也是因为死亡对他来说是种解脱,从而他便可以活得更好。所以,只要我们理解了这一基本的人性,我们便可以知道,好的文学作品的共性就在于,让读者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更好的人。也许我们觉得悲剧是不好的,但我们在看莎士比亚的悲剧时,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人性,在我们的眼泪夺眶而出的那一刻,我们感觉自己前所未有地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就符合了“感到自己是一个更好的人”的标准。同样,当我们描述一个时代的种种乱象,这看似是让人烦心的。但是当我们适当地表达与描述,使得读者也关注并思考起来的时候,读者便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忧国忧民、关心国计民生的人。这个时候,无疑他们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更好的人。所以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就是好的作品要让读者感到自己在心智情感上,是一个更健康健全的人。
  其次,就是关于安放的空间,我们要懂得一个准则。就是有些东西,人们会希望群聚。比如到现场看一场篮球比赛,你是希望两万人的场馆饱满好呢?还是稀稀拉拉只坐了不到一千人好?这就是人性。而文字有一个很大的特性,就是它往往是人们在一个私密的空间里,用来释放自己情绪的载体。这个属性决定了文字的属性,那些有安放的空间的文字的属性,必然是迎合了人们袒露自己私密情绪的愿望的。也就是说,文字安放的空间,安放的不是别的,恰恰就是读者在一个私密空间里所袒露的、平时不轻易示人的情绪与愿望。所以,为了能够安放读者的这种情绪和愿望,作者就必须用同样的材质进行空间的构建。也就是说,作者首先需要将自己私密的心事袒露出来,并通过反复地尝试,表达和描述出一种最切近人心的形态。然后这种容易被人把握,并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形态;通过对读者的触动,致使读者内心的那种私密情绪与触动也被勾引起来;然后这种情绪又足以被安放在作者的文字里的话,那么整个审美过程就宣告成功。所以说,文字的情感属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要选择那些,能够触动人们把最不轻易示人的部分展露出来,并代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的情感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冠冕堂皇地歌颂祖国的诗歌不能打动人的原因,因为作者在这里是在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在说话,而不是一个人。
  其三,这个安放的空间需要足够大,这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其实我觉得,所谓安放的空间,就是一种对于人性的关怀。有时候我们虽则关怀了,但这种关怀,不是终极的关怀。而我想,那些让我们感觉安放空间足够充盈的文字,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和表达一种终极或近乎终极的关怀。这种关怀有两个特质。其一,就是它在最广泛的人群中都能得到共鸣。也就是说,你表述的东西可以成为一把标尺,凡是有健康健全的心智情感的人,都能够被你的这种表述所触动,而不仅仅是一种小范围之内的个体经验。其二,就是你的这种表述必然是在诸多的表达方式和方法中,最切近于人性本真的渴望与需求,且能够指引人们发现一件事物的最终完成形态的。也就是说,你要把话说到人的心坎里,并且告诉他们这件事物的极限和完美是什么。如果做到了这两点,就做到了感知的极限。在能够被感知的前提下,阐述一件事物的究极形态。而如果做到了这点,读者又怎能不被引入一个浩大的情境之中,而感觉自己只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又或是米仓里的一粒小米呢?在现实之中,我们常常会抱怨自己不被理解与包容。而现在,一篇文字就能包容你所有的心思与情结,我们又怎能不为之感到释放与释然呢?所以这就是又一个关键的点,我们要做到感知,并达到极限。
  我想,依据这三点去寻找一种适当的表达,是能够更便捷而准确地把握住文字的特质,进而营造一个广阔的安放空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37#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4: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卢利斯 于 2014-9-14 14:55 编辑

诗观系列——好诗的标准
文/赛宾的左手

 诗观系列的第二篇,论述了好诗的双重标准体系。
    
  在很多不同的场合,我都听到这样的声音,就是大多数的论者都持一个态度,表示只有让人读得懂的诗才是好诗。我觉得这个立论本身是正确的。但之后的推论就开始出现问题,就是这个读得懂,必须是大多数人,是一个最广泛的群体。只有被大多数人读懂的诗,才有资格成为一首好诗。这就开始出现了偏颇。这是一个典型的平面的、非沿革的评判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人评价体系不成系统的表征。那么我所强调的非平面和沿革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接下来我就分别论证。
  我认为,首先不同群体对好诗的定义是不同的,诗有层次之分,也有派别之分。写诗的目的性也是复合的,需要有全面的考量。
  具体来说,有的人喜欢婉约派的深雅,而有人喜欢豪放派的舒达。有人两种风格都能够欣赏,都能喜欢,这就是较为通才的读者。这样的读者所欣赏的,不是某一个风格,而是所有能够触动人心的因素。可以说,这些较为通才的读者,在人性上是更为全面而更为健康健全的。当然我不是说不健康健全就是残疾了,你只是亚健康,但你也已经亚健康,离真正完善而饱满的人性已经有一定距离。如果说柔婉与粗犷是人性的一天一地的话,只有天地健全,才能构造一个安详的人间。但并不是说,我们需要拥有将所有种类的情绪都表达出来的能力,这样的人就是超越大师的尊者了。人性健全的要求其实很低,就是凡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表述出现时,你需要有感知它们的能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黛玉葬花和霸王自刎可以说是婉约与豪放的两极,我认为,能够同时欣赏这两者中所含有的艺术感染力的人,他们不是在凭个性喜好品读,而是在进行艺术鉴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这世上的优秀文学作品,都是承担着双重的功能的。一个功能,就是写给那些喜欢这种风格的人,作为欣赏、享受、感染和愉悦。另一个功能,就作为一件艺术品来接受专业眼光的鉴赏。
  也就是说,每一件不朽的作品,其实都是有使命的。我方才已经说到,只有能够感触所有种类的情绪与审美形质的人,心智情感才是饱满而充盈的。所以,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是懈怠而易于止步的,但是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更加饱满和完善。所以,为了这群人,我们就需要一件不朽的作品把一种情绪表达到极致,以便于读者理解文字世界的界限。而一件好作品,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当我们表达一种情绪或是思考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地将我们的表达引向极致。换句话说,就是一件好的文学作品,要有能力帮助人们完善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写诗有不同的目的。最小的目的,就是自己的作品能够被一个与你投契的群体所接受并认可。最大的目的,就是你的作品能够反映某些东西的极致,并促使人们通过对你的这件作品的领悟和把握,完善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所以说,从写作目的上看,好诗有最低要求上的好诗和最高要求上的好诗。而那些满足了最高要求的好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诗。这是一个缺乏大诗的年代,也是一个大诗即将成群结队地到来的年代。因为我觉得,我们的积淀已经慢慢地成型并形成一种最初的萌动。所以我很相信一个崭新的时代,会建立在我们的手上。
  这就是好诗的第一个要素,平面要素。也就是说,好诗的标准不是一刀切的,而是有两条标准线。
  而论过了写诗目的,我还要说说语言表达。这就是一开始我所批驳的东西,人们只有能被大多数人看懂的诗,才是好诗。我觉得这是一种直观性的、欠缺考量的判断。我认为,世上的很多东西都需要尽可能地多元,无论物种、社会、文化,都是这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鲍鱼有几个人吃得起?那么我们这个世界是否就不需要燕鲍翅了呢?我的观点是,让吃得起的人去吃。什么经济条件,就吃什么档次的饭菜。如果你每月赚600,你必须吃咸菜稀饭窝窝头。如果你每个月赚6000,你还吃那个吗?如果赚60000呢?所以说,这世上的事物都是分梯队、档次、等级的。而按照通常的事物发展规律来说,我们都是会慢慢升级的。生了儿子,你就是老爸,也注定有一天你只能当爷爷,而不可能当外公。
  所以同样的道理运用到诗歌上来,我的观点也是一致的。我认为那些能被大多数人看懂且有味道的诗,确实是一种好诗,但这只是好诗的一种。我暂时将这种诗命名为“第一梯度好诗”,那么随着表达的深化和复杂,会有第二、第三、第四梯度的好诗陆续出现。这些诗,在那么没有欣赏能力的人眼里看来,就是一堆晦涩难懂的语言,但在有欣赏能力的、有阅读经验的、懂行的读者那里,这就是比那些第一梯度的好诗更能触击灵魂的诗歌。这样的诗,才是他们更为喜爱的。而我说过,人随着经验的增长是会升级的,本来看不懂的,有一天忽然能看懂了,于是便也觉得好了。所以,一首诗的好坏,其实是由读者来决定的。但读者的素质是可以提升的,那些梯度较高的好诗,会随着一大批优秀读者的成熟,而迎来它们的春天。正如梵高在世的时候无人赏识,而三百年过去,一批又一批懂得欣赏梵高的鉴赏者被陆续培养了出来。所以我觉得,这其实是中国当下的诗歌环境最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需要培养一大批有真知灼见的优秀读者。
  而达成这个目标的道路其实很简单,就如同我所说的,将好诗分出梯度,然后形成一批专门的队伍,来进行诗歌鉴赏知识的普及,让读者逐渐从第一梯度逐渐向更高的梯度过度,直至理解那些最为奥义的表达。
  这就是好诗的第二个要素,沿革要素。简单来说,就是一首诗可能在此刻你觉得它并不好,但并不意味着在将来的某一天,当你的鉴赏能力提升之后,你仍觉得它不好。又或者,今天你觉得优秀的诗歌,在你的鉴赏能力提升之后,你会觉得那只是败絮和浮云。所以,好诗的定义对于每一个来说,都是沿革而不断更新着的。
  上述就是我对好诗判别的几点意见。


金川诗歌老师:您是对诗歌特别钟情的诗人,写诗,研究诗,很少有人能在别人的作品的评论里像您那样留下自己的品味与感受。
我与您习性相同。人们不愿意精心读诗,那是他们不懂的分享一首诗,哪怕是一首平庸的诗歌里不寻常的东西。
读诗其实是读人。读人其实是读人在被诗歌净化或者同化的瞬间获得的那种灵妙。
这种灵妙类似吸毒的快感,类似性爱的飘逸,类似获得意外的大奖。类似组织部来人宣读提升的决定。
我在鉴别一首好诗,主要看这首诗歌是否给作者带来这种灵妙,姑且用灵妙这个词义吧。
震撼作者的,必定震撼读者。感动自己必定感动世界。但不是感动世界上每一个人。
尤其是诗歌,如果用读者的数量来确定好诗,那么李白杜甫也是差劲的诗人,根本不能跟四大名著的影响相比。
礼拜杜甫的诗歌,即使印在教科书上,即使强迫孩子们死记硬背,即使有人能读出某某首诗,其实他们并不懂这首诗歌的美妙。
这不悲哀,也不妨碍一首好诗的存在。

金川诗歌老师:我觉得讨论好诗的标准,一是站在作者的角度,沿着作者多艺术的选择的必然性,来分析。这样的作者已经进入超越功利性的要求,或者是已经解决好功利性的要求。二是沿着一般性的功利性的层次来分享,也就是人们通常的有没有人阅读,阅读者的多不多,等等。功利性,就是两个,一个是宣传目的,一个大众的低俗要求。比如下半身的诗歌,大众就喜欢,就好懂,比如文革时期的诗歌就好懂。现在,研究诗歌的人,无论学者,无论专家,其实依然沉湎在功利性的追逐里,不是沿着艺术的本真来研究的。这与西方欧美的学术气氛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38#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5:46 | 只看该作者
诗观系列——质感
文/赛宾的左手

诗观系列的第三篇,主要针对“质感”一词进行了阐发。
    
  说到一篇文字的好坏,尤其是一篇诗歌的好坏,我们通常会用到一个词语——质感。质感这个东西,貌似是个难以言明的玩意儿,但实则,它的构造从某个角度而言,还是异常清晰的。文字的质感有两个关键的要素,一是力度、二是线型。也就是说,文字首先要有力,其次还读起来要感觉顺畅。或者简单点说,所谓力度,就是文字的爆发力和穿透力,也就是说,这些文字在多大程度上触动和打动了你,其原本是一种表达的迫切与到位程度。所谓线型,就是文字的外在触感和观感,就是这些文字看上去表现得是刚是柔,是丰满或是苗条?
  这两者其实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首先是力度,我觉得在诗歌,尤其是古诗词的范畴里,这个力度更应当指穿透力。很多婉约的文字,没有多大的爆发力,但我们觉得它们好,是因为它们很具穿透力,说到了我们的心里。而一件作品之所以能够说到你的心里,这和它拥有一个合理的线型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我可以说,任何一件在文字结构上存在问题,在起承转合的流程上出现疏漏与生硬的作品,它必然是不会具有最为顶级的穿透力的。因为结构框定了矢量,就好比潘长江的鞋码不可能和姚明一样大。
  所以,所谓的质感,说的不是某一者的缺失,而是指两者的“非有机协调”。更准确的说,是文字的线型,也就是结构的不合理,阻碍了文字的力度最为有效而有力地释放。所以,要使得一篇文字展现出充分的质感。我们要明确两个问题。

  首先就是先有哪一样?是先有力度,还是先有线型?我觉得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词,就是天资。我觉得文字的力度就是一个作者的天资。有些作者天生文字就比常人更有穿透力,而有的人通过训练还是能力有限,这两者间,我们自然会选择前者作为培养对象。也就是说,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资,是一个有没有的问题。没有就是没有,没有就等于没有前提。而线型是手法和手段。这就好比说力度是一块精铁,而好的线型保证这块精铁将被铸成利剑而非钝剑。所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厨艺可以慢慢提升,而有米下锅是先决条件。
  所以,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知道,要使得创作的作品显出质感,首要要做一些什么?那自然是使得“原料”充沛。也就是我一开始说的,要训练自己的文字,变得更为迫切与准确。迫切与准确,是使得文字有力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所谓迫切,用更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话在嘴边上”。我们要使得我们的灵感有一个“压强”,可以较为轻易地使其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所以,这是一个关键的要素,我们要对一个命题有足够的敏感和关注。只有当我们真正想说,我们才更容易说好。所谓准确,就是在迫切的前提下,对于这源源不断的思维,进行点穴式的把控。就好比在一条清澈的溪流里,你能够身手敏捷地抓住其中最大的那一条游鱼。
  而这两种能力该如何训练呢?其实答案是简单的。所谓“速则敏,重则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要使得我们的灵感有更大的压强,通常来说,只要给这个命题灌注更多的讯息和理念,自然就会催生出更多的想法。这就是“重则压”。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人不堪重负的可能。这就需要另一种能力的强调,就是转化的能力。我们要有收集信息和储存信息的能力,但更要有处理信息的能力。只有当我们将所获得的信息充分地处理开去,我们才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感想。所以,要使得我们能够产生更多的想法,使得灵感的压强更饱满,最根源的问题,还是在于我们处理生活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所以这归根结底不是一项专门为写作而练习的能力,而是一项通用于我们整个生活与人生的、具有普遍性价值和意义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生活智慧,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往往就需要做好一些全局层面上的事情。而这种全局层面上的事情,是不止作用于你想要的那个领域,而往往是作用于你整个的生活生存环境的。简而言之,就是学艺先学做人。而当我们能够做到迫切以后,要使得文字准确,其实也是很简单的原理。为什么有人能抓住游鱼?那是因为他们的反应比游鱼还快,并且熟悉游鱼的习性和动作,这就是“速则敏”的道理。同样,要使得文字准确,我们就需要一个强大的文字定位系统,快速地找到一个最符合这种情绪的表述方式以及整体构架。可以说,那些能够准确的人实际上还是实验了每一种的可能与组合,只不过他们能够近乎直觉地否定了一大批不靠谱的可能。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要使得文字准确,不靠别的,就是靠的熟能生巧。但熟能生巧不是盲目的,聪明的人能够不断地快速总结。其实这件事情我早就说过,这就好像购物街有一个猜价格的游戏,这个游戏是有攻略的。就是先选一个靠谱的整百数,高了就下浮一百,低了就取中间,然后按照偏向偏离的准则一直指向于准确。同样的道理,我们也能用这种方法,最快地达到准确。
  以上所说的,就是对于迫切与准确的达成。但其实我还只是说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文字有了力度就足够了吗?当然不是。那怎样才能使其更好地与线型结合呢?或者说线型的注意事项又是哪些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其一,就是注意文思流动不要生硬,不要有明显的斧凿痕迹,不要在转折时候留下尖利的棱角。其二,就是注意文字在表达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或几个关键的支撑点。只要做好了这两项,我想一篇文字便会比较地生动而自如。
  说到文字的生硬,我觉得主要的成因,是由于作者既想表达这个,同时又想表达那个,最后两样都表达地不到位造成的。所以改变生硬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这就好像两家房客要住在一个屋檐下,解决的方案无非是权利的再分配。我的理论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去观察一个现象,一个人,住60平的房子,能弄得乱七八糟,住120平的房子,照样可以弄得乱七八糟。推理一下的话,这个人为什么这么能摊,是因为他不懂整理。所以当两家不懂整理的人家都懂得整理,他们完全可以拼租在一间屋子里。所以这就是我所说的权利的再分配。你的生硬来自于你对材料取舍的不得当。如果你的材料被合理取舍且有效精炼,那么在同样的篇幅里,容量必将大幅增加。
  然后是文字的支撑点的问题。说到支撑点,其实就是对主题的把控艺术。如果说力度的准确是对单个字词的把控的话,那所谓的支撑点,就是对全局的把控。很多文字欠缺质感,就是因为在全局的把控上,没有做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停靠了哪里、实现了什么”的文章。在我的经验里,凡是好的诗歌,都是把握住了这四个要素的。最简约的杰作也不外如是。《一代人》我们都熟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从黑夜来,向着光明去,停靠在黄种人的世界,实现一代人的梦想。而凡是没有处理好这四个要素的,往往就容易在文字的支撑点上出现疏失。
  以上就是我对文字质感的一些简单的论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39#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6:24 | 只看该作者
谁囚禁了诗心?
——读诗友《菊》有感


文/山海精


菊也许是眼前鲜活的菊
韵却依旧是东晋的韵
终究还是走不出陶渊明的藩篱!

卢利斯:山海精兄,你好!这可能被经典影响得太深的缘故吧。我们应该跳出经典看经典,跳出经典写经典!

山海精老师:确实是这样的,现代人有现代人的情感与困惑,应该捕捉现代的意象,写出现代的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40#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16:33 | 只看该作者
解读的N次方
文/塞宾的左手


中药铺(外一首)
作者:北礁

      我发觉唯一保持深色调的是中药铺
  那面用抽屉砌成的墙
  始终没有被西化的原因,开始
  我以为是因为每一味中草药独立性的坚挺
  当发现中成药多起来
  包装越来越漂亮
  银翘解毒丸里标出西药成分
  我赶紧打开箱锁
  看看那张祖传秘方睡没睡醒
  
  ■软体器官

  躺着,可以算作我一生的奢好
  当然不是整天处于睡眠状态
  我的床是软硬适度的下颚
  很舒适,也很安逸
  这还要感谢我洁白如玉的牙齿
  没有红唇白齿的守护
  我兴许坠落成吊死鬼的恐怖
  
  有人愿意把我比作柔软的剑
  这种认识相当深刻
  唾液纷飞的瀑布常常汇成江河激流
  诽谤刻薄言辞助纣为虐着升涨
  多少正派道义与美德
  被无情淹没

——————————————————————————————————————————

北礁老师是我认为在好心情综合能力最强的现代诗歌作者,没有之一。以前是,现在还是。北礁老师的诗,是以深邃见长的。我将其作品的风格,形容为“风骨流”。他的文字,都经过千番的锤炼,所以十分耐品。可以说,他的文字已经洗尽铅华,而仅留有内蕴宏厚。这些文字,就好像一壶醇酒:入口绵柔,而后劲十足、回味无穷。读他的诗,和读别人的诗,最大的差别就是:别人的诗,通常就只有一个层面,而北礁老师的诗,你是可以层层深入的。每剥开一层,都有这一层独特的味道。所以这样的作品整体看来,就像一个精巧的玉玲珑。
我想你们是从没见过我如此浓墨重彩地夸一个人的。熟悉我性格的人的都知道,要从我嘴里听到一句表扬,则必定是你将一件事情做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否则,我在表扬之后,肯定有一个长长的“但是”。因为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实事求是,我也是靠着这一点,才能安身立命,而有了如今一点小小的声誉。所以我可以保证,我的赞许,绝无半点过誉之处。你若还是不信,就以此作为例,我来给你一一论述。
首先,我要说北礁老师作品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貌不惊人。因为有一个至理名言说得很好:世上最犀利的武器,往往不是那些最华美,而恰是那些最朴拙的。也犹如武林高手,最高深的武者,懂得敛气藏精。往往那些显山露水、霸气侧漏的大侠,恰恰是修为不足的。金庸小说里,武力值最高你能想到哪几个?不是乔峰、段誉、郭靖,甚至都不是东邪西毒,而是扫地僧。所以这就在告诉我们,当你的文字修为达到一定境界时,往往就会大巧若拙,而看似貌不惊人。比如这件作品,通篇可以说是没有一个生僻的词语,也没有一个生造的意境。一切,都是用最简单的语言素材,所搭建起来的。
但是呢,只要是懂行之人,必能看出其中的门道。这就是北礁老师文字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这些文字,为有阅读能力的读者,预留了充分的线索。依照惯例,在谈具体的细节之前呢,我要先给大家补充知识。就是文字的层次,到底是怎样一种构造?关于这点,我曾专门撰文表示过,一篇内涵丰富的文字,至少应该有表面意义层、深度逻辑层以及核心真理层,这三个层面。
表面意义层很好理解,就是文字的字面意思在表达什么?拿这件作品为例,《中药铺》的表面意义,当然就是中药铺。而《软体器官》,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在说舌头,而不提到“舌头”这两个字。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然后是深度逻辑层。这里就要强调一点,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有深度的逻辑。存在深度逻辑的作品,一定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旨于言外。显然,这件作品就很符合这个标准。也就是说,想要理解一篇文字的深度逻辑,你首先就要看清文字的主旨。这点至关重要。很多读者,之所以在看某些存在深度逻辑的文字时,感觉雾里看花;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先去找到文字的主旨,而是试图通过细枝末节,去揣摩大意。这就好像认人不认五官,而是认他的指甲。就是根本上的本末倒置。那么,这件作品的主旨何在呢?
《中药铺》的主旨,从浅层看,讲得是传统文明被侵蚀的过程。但你仔细看,一句一句地分析,就能看出,这里的中药不是中药,而是在暗指“中国人”。现代的中国、开放的中国,也是一个逐渐被西化的中国。原本我们以为,某些中国人之所以还保有传统是思维和意识,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独立性。但是呢,我们逐渐发现,在一些原本坚持着传统的领域内,也逐渐出现了西方的声音、思潮甚至是生产模式。这个时候,什么又是“祖传秘方”呢?一张秘方,便是多味中药有机有序的结合。也就是说,想要应对一个西化越发猖獗的世道,我们需要借助祖先的智慧,让中国人,都有机有序地团结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合力,共同成为一副“药剂”,而以一个团体、甚至是一个社群的模式,来为我们的社会传递福祉。
而《软体器官》,其实是在以物喻人,讲的是能言善辩者的生存处境。第一段,其实是在讲用嘴吃饭的人,他们相对安逸的生活状态。而这种状态的获得,需要感谢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作。而第二段,其实才是文字的重点。这里说的,是用一张大嘴,颠倒黑白、扭曲是非的人。但这里面作者更深层的含义,还在于传达一种“翻手可为云,覆手可为风;世道本无间,善恶存一念”的道德批判观。就是说,有些人,只是没有善用他们的能力、只是将能力用在了错误的地方、或者是用错误的方式在使用他们的能力。只要他们能够将能力,用正确的方式用在正确的地方,那么这些原本危害社会的人,必将为社会带来极大的福祉。
这也就是这两件作品为什么要并举在一起的道理了,因为归根结底,这都是在讨论社会的福祉。而这,就是文字的核心真理层。也就是说,当你用主旨彻底深入逻辑之后,这些文字所对应的真理,也就变得昭然若揭了。而进入到真理的层面,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些已经被阐明了深层逻辑的文字。社会的福祉是什么?社会是福祉,在于团结;在于人与人之间,相互有效的配合与协作;也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能力出众的人,都需要将自己的能力,用正确的方式运用在正确的地方。这,就是这件作品最终所呈现出来的真理。
而如果你问我,我是怎么看出来的?我只能说,我是一眼就看出来的。这是我长年累积的阅读经验,以及自身在文字领悟力上的天赋所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这就涉及到我最初说的,有些线索,是为有阅读能力的读者所留的。这些线索,就好像是放在高高的柜子顶上的宝箱。矮小的孩子明知上面有,因为看不到,所以根本无法辨别其存在与否;即使相信,也只能臆测。只有你的阅读能力,随着阅读数量以及思考程度的增长而提高;好比孩子长了个子,而终于能够够到高高的柜子顶上的宝箱了。你才能够打开宝箱,发现其中的财宝。
但还有一个方法,能够让小孩尽早地看到宝箱,就是找一个大人,把他托举起来。这就是我这样的评论者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其实,告诉你一篇文字到底表达了什么,不算本事。只有引导你,自己去发现这些东西,才算是本事。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给你一条鱼,是顷刻间的事情,但是教你捕鱼的技术,那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了。而要教人捕鱼呢,你就不能只给人看鱼,而是要给人看你捕鱼的过程。多看这个过程,才有助于别人学会你思维的套路。
那么接下来,我就着重分解一下我“捕鱼”的步骤。这里会补充到很多专业知识,如果你一时不能消化,就多看几遍。
首先,主旨这种东西,怎么才能看透?你需要有两种利器。其一,就是阅历。打个比方,你说月饼像月亮,这好像谁都能理解。但是如果你生下来就是瞎的,没见过月亮,你还能理解吗?我想理解是一定能理解的,就是不像常人那样直观与生动。这其实就是阅历的作用。如果一篇文章,是在影射一种不良的制度,但你对这种制度完全没有了解,那理解主旨,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是其一,而其二呢,就是你的联想能力要足够强。这个我再打个比方,好比北京到天津,是有直达的高铁的。但是如果是桂林到哈尔滨,可能就没有直达的车次了,你就需要换乘。那换乘的关键,就是找准“中转站”。同样,在联想的过程中,找准中间的媒介是很重要的。比如《中药铺》。让人从中药的现状,直接联想到中国人的生存现状,确实有些跳跃。但是只要找准媒介,就异常简单。这里的媒介,就是“西化”二字。这是中药和中国人在改革的现状中,所具有的共性。而作者在语意的构设中,其实就着重提到了“西化”,以及西化所带来的效果。这就是作者为有阅读能力的读者,所留的线索。只要你注意到了“西化”,而同时又有足够的阅历,你就很容易联想到中药的现状与中国人的现状之间,所存在的趋同性。
接下来,当你明白了主旨,然后又以这个主旨,将文字的逻辑顺利地理上一遍,最终的结论,就已经近乎于真理。就好像仙丹已经炼成,你只要将它从炼丹炉里衔出来即可。所以,关键不在最后的“衔取”,而完全在你“炼丹”的过程。我们不怕你不能顺水推舟地总结,就怕你不能沿着主旨所暗示的方向,将文字深层的逻辑,层层递进,一直推理到最后。如果你半途而废,或是走上了岔路,那么最终,你所得到的总结,便无法进入到作品所寄寓的真理层面。所以,逻辑的推理,必须严密。而这种能力,又需要怎样的前置条件呢?这就需要我们理解逻辑的本质。逻辑的本质是什么?是对于关联性的敏感。比如我们熟知的“蝴蝶效应”,这其实就是一种划时代的逻辑。将两种原本不相关的事物,以一种合理的因果关系连接在一起,这就是逻辑。我任举一例,比如松花江和林志炫有什么关系?貌似没关系吧?我用一句话就能将两者联系在一起:林志炫听了《松花江上》便心潮澎湃。这就是一种联系能力。多做这种造句练习,就可强化你的联系能力。当你的联系能力强悍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你对任何事物间关联性的敏感程度,就会大大上升。只要你有足够的敏感,那么这种敏感便能帮助你,将逻辑顺利地推导到最后。
这篇文章着实不易。我先是用我的方法向你们验证了北礁老师的过人之处。然后我还用了相当的篇幅,向你们阐释了我是如何有能力作出以上的这种分析的。希望这篇长文,能够帮助有志于评论的作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也更好地掌握一种分析解读作品的普遍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微型诗 ( 蜀ICP备19022558号 )

GMT+8, 2024-4-29 08:35 , Processed in 0.0608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微型诗

© 2014 www.zgwxsg.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