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坚(湖北)
《中秋》
一轮乡愁 跌落村口的老井
踉跄的身影 叫醒轱辘
捞起 那枚淌着桂香的月饼
【赏析】这是一首中规中矩的三行微型诗,无论从行数、字数、结构、意蕴来说,都符合微型诗的创作要求。古往今来,写中秋乡愁的诗多如繁星,单就微型诗来说也是枚不胜举,所以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枯燥乏味或千篇一律的可能。作者巧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中秋之夜的乡愁,看得出来,这首情景交融的微诗是作者精心构思而成。 微型诗创作其实就是用高度凝练的文字表现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渲染出耐人寻味意境的一个过程。 首先,作者运用借代手法把中秋的一轮圆月写为“一轮乡愁”,不禁引人联想、渐入佳境。“跌落”一词不仅形象地描写了夜空中的月亮慢慢升起后,倒映在村口老井中的情景,同时也为后面的“捞起”埋下伏笔。“踉跄的身影”是作者写自己在中秋夜酒醉之后在村中闲逛的状态,作者不写”摇着轱辘“而是用拟人的手法写“叫醒轱辘”,表明此时已夜深人静,人们和村里的物件早已在祥和美好的中秋之夜酣然入梦,唯有作者在乡愁中失眠。尾句不写捞起月亮的倒影,而是用“捞起 那枚淌着桂花的月饼”结束全诗,通感、移就、比拟手法的运用提升了整首诗的意蕴,也突出了本诗诗眼所在。尤其是“淌”字的运用恰到好处,把瞬间的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