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波吒 于 2025-3-19 12:28 编辑
柳芽 廖仲强(安徽)
啄开冰河 叼出朝阳 泄了 一地春光
◇波吒简评:“柳芽”,象征春天或者新的开始。诗人截取冰河初融的刹那,将其升华为生命觉醒的主题。第一句为直言,二三句为反语,“朝阳”“春光”,并非被柳芽叼出、泄露,相反因“朝阳”“春光”而催生。实际上,“朝阳”与“春光”是无形的力量,它们温暖而柔和,为柳树提供了生长的契机。是这“朝阳”的照耀,“春光”的滋润,才催生了柳树的嫩绿。 “啄” “叼”“泄”三个动词的运用,把诗中的意象变得形象、具体可感,渗透着主体的审美意识并表现了主体的思想情感,是意中之象,象中寓意。增强画面感和动态感,传达出蓬勃的生机和希望。暗含春光满溢的视觉冲击。啄冰(打破空间禁锢)→叼日(迎接时间更迭)→泄春光(释放生命能量) 看到柳树发芽,就让我们看到:春天已经到了。全诗语言明快,有如作者荡漾的春心。每一个春天的到来,都伴随着新的希望和期待。而当我们看到柳树发芽时,心中便涌起一种莫名的喜悦和感动。这种情感,正是诗人想要传达给我们的。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柳树的生机,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大自然的神奇。
★刊:鹰潭头条•都市头条2025年3月14日。
三月梨花开 廖仲强(安徽)
把一件件青春漂白 等庭院风声穿过老屋 经年的阳光 落满枝头 ◇波吒简评:诗人借梨花绽放的自然现象,构建青春与时间的对话关系,其中的隐寓颇为晦涩。既展现了对青春易逝的怅惘,又暗含着对记忆永恒性的哲学思考。 梨花通常象征纯洁、短暂的美好,或者离别。首句 “把一件件青春漂白”,这里的“漂白” ,可用来比喻青春的流逝,也可象征青春的纯洁。可以理解为青春被时间或经历所淡化,或者被某种力量净化。梨花的洁白与青春形成隐喻关联。风声作为媒介连接过去与现在,将“庭院风声” 在静默的画面中制造出听觉的通感效应。风声在古老的屋檐间穿梭,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枝头既是物理空间的存在,更是时光驻足的象征。“等庭院风声穿过老屋”,庭院和老屋代表过去的回忆或旧时光,风声穿过老屋,可能带来某种变化或信息。“经年的阳光 落满枝头”,经年的阳光指长期积累的温暖或回忆,落满枝头,与梨花形成对比,表达时间的流逝或积累的美好。诗人通过梨花开放的景象,表达对青春流逝的感慨,或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通过意象的转换,完成了对青春的审美升华——那些被时光漂白的过往,最终都化作枝头闪烁的永恒之光。 ★刊:鹰潭头条•都市头条2025年3月14日。 雪野 廖仲强(安徽)
岁月留白处,尽归吾乡 几笔河流带过 远山,加盖落日印章 ◇波吒简评: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诗中雪野象征岁月的纯净与空白,而故乡则是填补这些空白、赋予生命意义的存在。故乡在诗人心中是岁月沉淀后灵魂的归依之所。“岁月留白处,尽归吾乡”,将雪野置于时间的流转中。留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手法,此处用来象征雪野的纯白无瑕和无限的遐想空间。吾乡,则是诗人心中的家园,是对心灵深处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人在雪野中遥望远山与落日,“几笔河流带过” ,以简洁笔触勾勒出画面的流动性,时间带走了一些东西,又留下了一些东西,引发读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延续的思考,使诗歌具有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时间的纵深感。河流在这里也可以看作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它的流淌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涌动。诗人对故乡的思念、眷恋等各种情感,如同河流中的水一般,源源不断,流淌不息。 最后 “远山,加盖落日印章” ,从情感抒发到具体雪景描绘,再到远景定格,“加盖落日印章” 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庄严的仪式感。印章在文化中往往代表着确认、归属和权威,这里将落日比作印章,仿佛是大自然以落日为印,在远山上留下了属于此刻的独特标记,意味着这一时刻的景象被定格、被铭记,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只剩下诗人与自然的对话。 “雪野”“河流”“远山”“落日” ,意象之间相互映衬,雪野的洁白空旷为其他意象提供背景,河流的灵动打破雪野的寂静,远山的沉稳与落日的辉煌,增添了画面的厚重感。雪野的纯净、河流的悠然、远山与落日营造的静谧氛围,暗示了诗人对一种远离喧嚣、宁静美好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刊:鹰潭头条•都市头条2025年3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