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鸦》
◆桑恒昌
一只寒鸦
披着自己
蹲在树杈上
像诵经的老僧
偶一启目
见太阳跌落在天边
呀的一声
飞成满天的蝙蝠
【冰凌赏析 】
这是一首嘲讽式的幽默诗。
───是诗人桑桓昌特有的桑诗各式幽默中的一首独具特色的精品。此诗幽的很深,默的很妙。
诗的第一节,寒鸦“披”着自己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形容奇妙,神来之笔,却是诗的白描之法。这颇似泼墨山水的国画创作,给“寒鸦”定了个位,“披”了个场。“蹲”就是坐,且在那儿坐得四平八稳定力十足。接着诗人就写实它的样子,坐在树杈上像个念经的老和尚。
诗的第二节,寒鸦“呀”的一声,这个字是那么的神似它的叫声啊!这个就是诗歌中让语言回归词语本源之义的一个经典的诗例用字!
在这首诗里,寒鸦的叫声,是给蝙蝠们设的定点闹钟铃声───夜幕拉开,蝙蝠们的夜生活开始啦!这蝙蝠出场,活跃极了,它们飞满了天空。此诗,寒鸦的这声叫,也是给它自己而鸣的。它睁下眼,瞧太阳一下子掉落下去,就“呀“叫一声 ───夜晚来临,自己无聊的白天百无聊赖地过去了。这里的太阳是象征时间的,一出场就在寒鸦一睁眼中掉落隐去了,算“见”了一面。
“跌落”一词也很是形象呢,颇有动漫之感的效果。这首诗中“偶一启目”的诗句,更是大有深义。“偶”字绝非偶然,其象征着寒鸦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性,有着必然的结果。寒鸦一睁一闭之间,一天一夜就己经成为它的过去时光,一去不返。此诗,寒鸦对喻老僧,老僧指代着本喻的人。这就是暗喻过渡明喻,而那蝙蝠又反喻着寒鸦,诗意着各自白天黑夜的生活。老僧却是不分黑夜白天的念经呢。
全诗两节,结构慎密,字字珠玑,“披”和“呀”字是这首诗作最耀眼出彩之处,闪烁着诗人冷色调的幽默。
诗人此诗可谓精雕细琢,比喻象征,精炼词句无不形神兼倍。且环环相扣,天衣无缝。诗的意象提炼传神,非常到位。读来并不晦涩难懂,反而非常灵动。诗人诗艺可谓己达炉火纯青之境。同时也清醒地暗示了他对诗中“寒鸦、老僧、蝙蝠”三者间的生活生存方式的批判。否则,他就不揶揄寒鸦像个披着自己的鸟了。
这首诗初读,令人笑喷;深读,却笑不出口。可知诗人桑恒昌独特的桑式幽默诗之魅力。
【冰凌◇烟台】
2014.1.11.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