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叶知秋 于 2016-1-29 17:05 编辑
《情景速写 风生水起》 ——王合盈微型诗歌赏析 文/高迎春
宁津县这几年,涌现出许多女诗人,王合盈就是其中之一。与众不同的是,她更致力于微型诗歌的创作,已经在《中国微型诗》《华夏微型诗》《山东文学》《宁津文艺》等文学期刊上,发表了数量可观的微型诗歌。一首一首,微型诗歌,妙语吐花,宛若一枚一枚邮票,方寸之地,呈现精彩;一篇一篇,短句短章,佳句天成,犹如一粒一粒珍珠,大珠小珠,晶莹玉盘。吟咏鉴赏,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羞红的脸 低下头
与飞舞的蝶 窃窃私语
让风 去猜
这是王合盈刊登在2015《中国微型诗》第一期上,写《桃花》的一首微型诗。脸儿粉红,蝶儿飞舞,风儿纳闷,一组意向,给人以遐想的空间。桃花,有艳阳之质,有佳人之色,原产地就在我们于中国。春秋时期编撰的《诗经》里,便收入了“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东晋诗人陶渊明,一篇《桃花源记》,描绘出树绕红霞、怡然自乐之绝境,令无数人向往。古人以为,花发早春的桃木,为西方之精木,可以压邪气,可以遏百鬼,因而在端午节插桃枝在大门口,以辟邪气;因而女儿出嫁须手持桃枝,以驱鬼祟。民风民俗,传承千年。诗词歌赋,传咏万古。王合盈的微型诗歌,内容简约,却是尽得桃之风流。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 含蓄》篇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如不堪扰。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意思是不从正面着笔,却能将题内之意,和盘托出。比如诗句不涉及苦难,却让人读了不堪忧愁。仿佛有神明主宰着作者,诗歌随着神道变化沉浮。恰似酝酿的美酒在渗出,恰似鲜花欲开尝闭。宛若天宇微尘,宛若大海水泡,聚散有时,取其万一,也可观其本质。读王合盈的《桃花》,可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因此知晓,她已经深谙含蓄之精髓。
黎明撩开面纱 太阳走出家门 不停追问晨鸟 星星和月亮 哪儿去了
这是王合盈刊登在2015《中国微型诗》第一期上,写《晨曦》的一首微型诗。清浅的雾霭,薄似窗纱,若隐若现。是一位叫晨曦的姑娘,将它轻轻撩开。于是,清晨的明晰,清晨的斑斓,就露出了微笑。昼夜兼程的太阳,刚刚在清晨打了个盹,就又该走出家门,播撒阳光了。抬眼之间,星星已经远去,月亮已经远去。枝桠间,唯有早起的鸟儿,在互相问候;鸟巢边,唯有早起的喜鹊,在念喜歌。听到问询,鸟儿们齐声笑了。难道你不知道吗?星星,就躲在,你光芒的背后。难道你不知道吗?月亮,是替你,去地球的背面值夜班去了。看似寻常的早晨景色,却被王合盈写出了韵外之致。古人曰:“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倘复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就是要求诗歌作品,意境深远,引人遐思,含蓄韵藉,余味无穷。王合盈的微型诗歌,惜墨如金,三言两语,却在简约之中,酝酿诗情,营造看点,涵盖的内容,让读者开拓思维,在想象的空间里驰骋,感悟阳光雨露,感悟春雨濛濛,感悟鸟语花香,感悟水墨韵味,从而产生,与诗人共鸣的喜悦。每一首微型诗歌,都是王合盈放飞的心灵信鸽,让美好,留在蓝天;每一首微型诗歌,都是王合盈放飞的孔明灯盏,让美丽,留在夜空。
低下头 很深
不是卑微 苟且 而是 增加自己的气度和重量
这是王合盈刊登在2015《山东文学》第九期上,写《谷穗》的一首微型诗。中国古代,曾经将谷子,叫做禾,叫做稷,叫做粟,叫做梁,是北方人最喜爱的主食。1954年,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盛有粟米的陶罐。由此可知,6000年前,古代先民就已经在种植谷子了。北魏贾思勰著作《齐民要术》,内中记述的粟,有86个良种。粟按照稃壳颜色分,有白色、红色、黄色、黑色、橙色、紫色,所以古人称粟有五彩。粟起源于黄河流域,传至朝鲜、日本,以至西欧、小亚细亚等世界各地。在中国,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社稷,为土地神和谷神的总称,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神物。一个谷穗,可以结谷粒成千上万。故而唐代李绅在其诗中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王合盈的微型诗歌,平淡中现高格,描绘出谷子的谦逊姿态。宋代的梅尧臣曾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他说得平淡,不是淡而无味,而应该是似枯实腴,苦涩中有真味。欧阳修将这种诗歌的艺术风格,形容为: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譬如上古的《狩猎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虽然只有八个字,却十分耐人寻味。王合盈的这一首微型诗歌,平淡中有意境,平实中有魅力,体悟其中曼妙,自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风
摇曳出
一地珍珠
有谁能捡的起
这是王合盈刊登在2015《中国微型诗》第一期上,写《雨》的一首微型诗歌。春雨来的时候,总是柔风拉开序幕;春雨来的时候,总是有春燕想剪断雨丝。似乎能闻到,迎春花淡雅的芳香;似乎能闻到,丁香花迷人的芳香。春天的讯息,被风摇动着,搅动起一池银光;春天的讯息,被花摇动着,搅动起十里芬芳。春姑娘来了,任是谁也挡不住,奈何有时间这小顽童,款款牵裳。你看,你看,屋檐的冰柱,已经薄若蝉羽;你看,你看,小河的冰块,已经银瓶乍破;你瞧,你瞧,红杏的花瓣,已经抛出院外;你瞧,你瞧,杨柳的花絮,已经漫天飞舞。蒙蒙细雨,润物无声;牛毛细雨,珍若香油。飘落在荷叶上,银珠飞溅;飘落在翠竹林,叶叶垂泪;飘落在雪松塔,松针串珠;飘落在垂柳上,叶眉顺珠。雨珠,只有小鸟用巧嘴捡的起;珍珠,只有蜻蜓用长尾捡的起……春雨飘洒,整个春天,就会愈发张扬,就会愈发瑞丽。宋代的杨万里,在《春晚往永和》诗中曰:“郊行聊着眼,兴到漫成诗。”这里所谓的“兴”,就是“诗兴”,就是今日人们言说的创作冲动。受到自然景观的触动,思绪中万象毕来,浑然之间,诗句自然流淌。王合盈注定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诗人,关注自然,雨姿晴态,妙手擒来。于是,触生焉,感随焉,诗出焉。
前不久,云南诗人施云十三个字的微型诗歌《故乡》,获得十万元大奖,足以说明微型诗歌的魅力。年已不惑的王合盈,与丈夫经营着收入不太稳定的门店,上要孝敬公公婆婆,下需供养上初中的儿子,生活压力山大。可是,她却选择了与微型诗歌为伴,选择了与文学艺术为伴。她在《夜宴》微型诗歌中说:“如果可以,让我约上,满天星辰,吟诗作赋,开怀畅饮。”由此可见,她的豁达与乐观。有了微型诗歌作伴,她的生活注定盛满快乐;有了微型诗歌作伴,她的身边注定彩云缭绕。在新春来临的时刻,让我们祝福她2016笔健,创作更上一层楼!
注:施云微型诗歌《故乡》:“故乡真小,小得只盛得下,两个字。”
作者简介:高迎春,1954年正月十五出生。籍贯:山东省德州市赵虎镇小高家店。中共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当代文化艺术中心作家委员会会员,德州市政协文史专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宁津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宁津县收藏协会副主席,宁津县郭澄清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宁津县第七届政协委员,2014年德州市第一批“文化之星”,就职于宁津县工商局。《宁津文艺》编委,中财论坛评论版版主,曾任中财论坛散文集《石上柏》副主编。先后有16篇散文,被选入《中华散文百年精华》《华夏散文精选》《华夏散文选粹》《中华当代精美短文作品集》《山东散文选》等大型散文典籍。个人传略被收入《世界优秀人才名典》《中华名人大典》《世界名人录》《中华传世通鉴》《中华文学艺术界精英人物》《中国艺术家宝典》《宁津县志》《宁津人文》。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撑把雨伞去观景》,曾代表山东省赴法国参加文化交流年展。《天香醉染牡丹春》,是其第三部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