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诗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中微
楼主: 卢利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利斯简评】诗评“摘录”

[复制链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11#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彼此的耐心
 
赛宾的左手老师:我们说到组诗。为何要写组诗?有一件作品或许可以说明一切。如果只是一首,那就是清淡的歌吟;而三首连结起来,就是温暖的故事。其实很多事物的质变,就在于累积。累积到人们对你慢慢熟悉,累积到人们对你有了耐心。一首诗中折射出的这些,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映射我们的现实呢?很多时候,是说话的人没了耐心;很多时候,是聆听的人没了耐心。彼此都耐心着的,就会成为最终的知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12#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心中的柔媚
 
赛宾的左手老师:何以男人的文字,可比女人还女人?是这男人内里是个女人?还是他的性情女性化?都不是。这是“男人心中的柔媚”。其实无关男性化或是女性化,柔媚是任何人都具备的权利。而倾泻柔媚,就是一个诗人的作为。当然一件作品出色,不单是柔媚的关系。它必须纯粹、没有杂质、意境清晰,再用柔媚的质感,把你带入一个境界里面。无论迷醉的长短,关键是让你沉溺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13#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寻境而入
 
赛宾的左手老师:我想谈一个“如何看待问题”的问题。有的时候,我们看见的,不是一件绝对好的作品。一件绝对好的作品是有强烈的气场的,是能够引人入胜的。而某些作品给人的感觉,就像歌里描述的“寂寞的山谷的角落里的野百合”。有人能感觉到它的香味,有人就不能在第一时间感觉到。或许反复地读,都不免觉得诗歌的味道很淡。但是你为什么就读不出来,这种淡里面,有作者对于宁静和安逸的追求?所以这就涉及到我要讲的问题。在面对一个较为淡薄的意境时,我们要寻境、入境。找寻这种境界之所在,然后进入其间,感受真谛。当然,这些话是针对少数的评论家说的。对于多数一般性读者,这样的文字,可能恰是他们最喜欢的格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14#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失望与希望
 
赛宾的左手老师:希望和失望永远是并存的。你放出去一百张网,收获了五十张。看到希望是你的智慧,看到失望是你的自由。而事实上,我们无法不被失望所撼动,也无法不被希望所鼓励。既然希望和失望正如祸福相倚,那么唯一的办法也只有通盘接受。
 
 
氛围之叹
 
赛宾的左手老师:看见一篇出众之作,真心地谢谢作者。已经很久没有一件作品,能够让我如此意外。首先,依照文字的篇幅,洋洋洒洒百多行,是需要略读的文字。但在略读的过程中,一次次地有闪光的句子,让我停下来,细细品味。最关键的,是全诗给人的一种整体氛围,就像作者说的,是对一种年代的写生。从那么多的碎片中,我们能够大概拼凑出一个轮廓。然后面对这个轮廓,我们能说一句:你们是这样过来的啊!
 
 
女人的自觉
 
赛宾的左手老师:一篇文字,女子写的,充满了女子的温润。但这女子也能写更为中性的话语。于是联想一个问题。就是:我是女人,是因为我的性别是女人所以我是女人。还是说,我是女人,因为我认为我是一个女人。生理上的男女,只决定了我该进哪一边的厕所和更衣室,但心理上的自我认定,才真正让一个男人做出了男人的样子,女人做出了女人的姿态。所以这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无论到何时,也不要忘了那份自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15#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调与节拍
 
赛宾的左手老师:文字若有悠闲的心境,就在意识层面上获得了成功。悠闲的文字,不免越拉越长,但正是这种尽力拉长的语调,让文字悠扬。作者悠闲的心境,造就作品悠扬的语调;作品悠扬的语调,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心境的悠扬。而悠扬的语调,源自作者对于文字节拍的处理。短的行、小的段以及更短促的句读,都使得一个大蛋糕,成了一份份精致的小糕点。然后由读者来一点点慢慢体味,其中的滋味就会被品读地更为彻底。
 
 
难题的另类解法
 
赛宾的左手老师:一篇文字,让人不解:题目说是“流泻的春光”,但内容却都是一片狼藉。难道狼藉就是春光吗?我很想说,狼藉就是春光。对于很多人来说,生命已经进入死寂。而一些狼藉,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是春光。我不想说,狼藉只是假象,是为了唤醒我们去寻求真正的春光而设下的假象。世上没有假象,有的只是误解。就像我们误解着屎尿是肮脏的,就像我们误解着元首意味无限的权力。狼藉,在有的时候就是春光。因为,只有在真正被宣判的时候,我们才前所未有的祈求被宽恕。一颗祈求宽恕的心里,埋藏着无限的春光。
 
 
契合之媚
 
赛宾的左手老师:有作者写屈原。用淡淡的忧伤,写浅浅的诗行。厉害之处,就在于看似用一种最简练的笔墨,划出了一条最浅显的弧线。而恰恰是这条弧线,映入了人的脑海。一条细线,深入到人的脊髓,与人心中对屈原的想象和感想完全契合。正是这种契合,使得轻盈的诗行,显出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16#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时代的愤青
 
赛宾的左手老师:多少年以来,我只记得韩寒的那些经典骂语,让人印象深刻。骂人,是一门艺术。或者说,当骂人成了艺术,它就叫讽刺。而这世上最擅长讽刺的一群人,叫做愤青。他们能够用尽所有能想到的词汇,去影射社会的积弊。但时代进步了,我们应该做一个站在旧的愤青的坟堆上成长起来的新愤青。有愤青的犀利,却又有愤青所没有的仁慈。他不是在愤怒,而是在呼唤;不是在呼唤,而是在人们的潜意识里种下一个号令。只等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守灵
 
赛宾的左手老师:守灵的时候,会想到一些哲学命题:死对死人是一种自由,死对活人却是一种煎熬。所以在这过程中,死还是不死呢?其实死还是不死,死人早已逝去,你全然无权决定。你有权决定的,是你是否承认它,是否直面它,是否在送别后,让死者安息,也让自己消停。
 
 
岁月的原初感
 
赛宾的左手老师:看到一首很老派的作品,让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一些乡土文学,比如《红高粱》那些文字里所描述的社会背景。用一句经典的话说:那时候的人,还都是人呐。其实不是说现在的人不是人了,而是说现在的人都异化了。所以文字里透露出的那种原初感,就让人特别怀念。怀念那些纯真的岁月;怀念那些穷小子也能娶大美妞的岁月;怀念那些信念胜于一切的岁月;怀念那些我们的灵魂尚且是完璧、还未被侵染的岁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17#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婉是修炼的果实
 
赛宾的左手老师:比起沧桑,我更爱一份静婉。比起一味盛赞生命奇迹的文字,我更喜欢这些在生命的喜悲中来回权衡体会,最终嫣然一笑的故事。就像是曾经沧海难为水,满大街的房子,我却在找一座属于我的空城。
 
 
气场
 
赛宾的左手老师:如果气场强力,则文字则在质感上先声夺人。有气场的文字,可以像一把墨眉,一把无刃的宝剑。收在剑鞘之中,没有龙鸣,却有令四野肃清的气场。此剑在,则寰宇空明。偌大的空间,却没有尘埃,只有缓缓的脉搏和鼻息。剑,随时可能出鞘。一旦出鞘,则石破天惊。但它就是如此淡定。所谓谋而后动,空间里遍布假设与思考的幻影。幻影转瞬即逝,空间里,还是只有脉搏和鼻息。这就是好的气场,所能够塑造的氛围。
 
 
活着的过去
 
赛宾的左手老师:看一首诗,竟然眼眶湿润。何以如此?讲个小故事。小时候,学校门口总有很多做糖人的艺人。然后等我大了以后,再也找不到这些人的踪影。可有一天路过一个小学校的时候,我看见一个做糖人的艺人。我走上去看了看,那一招一式,我一瞬间觉得我还活在童年,或者说我的童年还活着。于是,我就哭了。然后我对摊主说了句,会这手艺还正宗的,这年头不多了。今天看到的这首诗,就是一首传统异常的诗,是那个海子还被追捧为神兽,而神兽这个词根本还没诞生的年代。那时候的我们是那么朴拙,但也就是那时候,我们才最为纯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18#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诵诗
 
赛宾的左手老师:写长诗,其实也可以有突破。传统的长诗,是一味的堆砌。而创新后的长诗,变成了排列和起伏。在这里,文字和音符产生了一些微妙的联系。文字的长短,像是忽高忽低的音谱。而有的时候,纯用格式,就能完美地演绎一个词——滔滔不绝。想一篇作品中,每一个段落都是一气呵成的。朗读的时候,是不换气的。这让我想起某部经典电影里的周星驰。以谈笑风生之姿,说着一段又一段的灌口。这些灌口条理清晰、逻辑严明,以三寸不烂之舌道出,顿觉醍醐灌顶。而这一切,都是巧妙地借用了文字的格式,而达成了效果。何以如此?无它,多读即可。写这种文字的人,必然精于朗诵。与其说这些文字是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诵出来的。何为诵诗?你开一个MP3,当它不存在,再幻想一个情境,比如身处一场演讲或辩论之中,那你就会滔滔不绝地开始即兴创作,直到说到最后忘了自己一开始说了些什么。但可以保证的是,文字有流畅的节奏,一种适合于一气呵成、脱口而出的节奏。这个时候,再把MP3里的内容慢慢录到纸页中。如此,便可首先保证节奏的通顺了。
 
 
叙述诗和朗诵家
 
赛宾的左手老师:其实我们不应该强调“口语诗”,有些作品,我称为“叙述诗”。适合用一种叙述的口吻,娓娓道来。这种作品,尤其适合诗朗诵。适合一个男人用沧桑、感性而带有小小的神经质的口吻,像是对着一面空白的墙壁倾诉似的,将内心的柔软和思想,缓缓地流泻出来。这个朗读的人,必须有故事,还能够理解作者的故事。如果这样,作品被读出来,被人听到。那么文字里的感动,就会成倍的增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19#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怀
 
赛宾的左手老师:人们都欣赏有故事的人,尤其是有故事的女人。但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讲故事的人,对于自己的这些故事的态度。其实我不肯定那些故事都真的发生过,而更倾向于是讲故事的人心里,有这样一种情怀。情怀是很重要的。而当事人对待这种情怀的态度更重要。我们能看到,那些由情怀酿成的故事,像一枚枚易碎的卵。而讲述者则是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枚一枚地分开来,放在安全的位置,一枚枚地,如此静好。每一枚,都是人生的砝码。而在更深时分,凝视它们久了,你似乎又能看见其中的胎动。这就是情怀。把它具象以后,是如此温馨。
 
 
真情感人
 
赛宾的左手老师:一篇诗歌,写作者自己的农民工父亲。厚实的文字。从大巧若拙的句子里,一个父亲的形象活生生地就立在读者的眼前。其实文字用了很多高深的手法,而且这些手法不是作者刻意完成的,而是下意识地完成的。文字分出一个个的层面,从父亲的形象、父亲的本事、父亲的特写,让父亲在纸张上,先有了轮廓、后有了秉性、再有了气魄。而这些,只是细枝末节。真正的根本,在于文章是作者情感的自然表露。所以无论抒发到哪里,哪里都会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
 
 
真以见诚可感人
 
赛宾的左手老师:有作者题画,题目是《梅兰松菊》,写了四首一组的组诗。这用行话说,就是“四扇屏”。我感觉很满意。因为很少有一组四扇屏,能写得言之有物。写这种东西的人很多,但都只是着眼于一些肤浅的层面,真正能说进去的,很少。而这篇东西给人的印象,就是作者对这些描述对象,确实是有着深刻的体会的。所谓真以见诚,诚以感人。我说好,不是文字写得多高超,而更在于作者脚踏实地的创作态度。我为这种精神而动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320#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要有韵
  
赛宾的左手老师:诗,从根本上是一种韵文。是韵文,就不能出现几种情况。首先是有韵与无韵并存。比如一首诗中,开头有韵,中间无韵,后来又有韵,结尾又无韵。这样就会很糟糕。诗,可以押散韵,就是松散宽泛的韵;可以押密韵,也就是密集的韵。也可以开始是散韵,而逐渐转入密韵。但是有韵和无韵短兵相接,尤其是首节有韵,末节无韵,诗的语言感觉,会被降到一个冰点。其次是换韵的频繁。就算不是一韵到底,也不应两三韵一换。这样会打破文字整体语音的和谐。换韵一般应以短为单位,或者让一个韵延续一段时间再换。频繁换韵,是极难达到使人愉悦的审美效果的。而如果韵出现了问题,一旦朗读,就会败坏文字感觉,使得这样的文字,变成只能阅而不能读的哑巴诗。所以如果你普通话还过关,就尽量在写完之后多读一读。
    
透彻的能量
  
赛宾的左手老师:透彻,可以成为一件作品最大的特点,使其能切中命题最根本的层面。透彻的本质,就如同一滴水滴入了湖面。他说的是一个点,但是泛起的涟漪,但能让读者恍惚体会到一个巨大的面。由此,从这一个点向这一个面延展开去,你就能够感受到许多隐藏的、丰硕的果实。这些果实其实并不属于作者,而属于你,属于有着和作者类似经历的你。是作者的言语唤醒了你的这些感知,而这些感知说不定也能令你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
 
 
圆缺本轮回
 
赛宾的左手老师:人无百岁好,花无百日红。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应该有一种人生态度。杯满则溢,杯空则续。消耗与补充,始终是相辅相成的。消耗久了,就会想到补充;补充满了,就会自然消耗。所谓轮回,无外乎是。所以站在高处的时候,不要志得意满,因为你的才华不是用之不尽的。走到低谷时,不要万念俱灰,因为能量在你触底之时,就已经开始在慢慢聚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微型诗 ( 渝ICP备2024032254号-1 )

GMT+8, 2024-6-8 06:34 , Processed in 0.0780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微型诗

© 2014 www.zgwxsg.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