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诗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中微
楼主: 寒山石

寒山石微型诗论

[复制链接]

74

主题

275

帖子

1298

积分

首席评论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98
精华
6
微币
5784
威望
0
金钱
993
日志
0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4-24
在线时间
12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3-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3、在意象上,体现了单纯性与丰富性的统一。每一首微型诗都展示着它贴切的意象,而一组微型诗则展示出丰富多样、五彩缤纷的“意象群”。如果说,一首微型诗闪亮着一点光,那么微型组诗就放射出七彩霞光。微型组诗正是以多姿多彩的形式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陶醉其中。如拙诗:

《怀念父亲》(3首)

《1、父亲的手》:父亲伸出一只长满老茧的手/想把我的儿时抚摸/却颤颤地放回另一只手上 轻摩
《2、月亮》:父亲在天国打亮的手电筒/让儿子在夜间安全地行走
《3、北斗星》:父亲的拐杖/时刻敲打儿子:/“认准方向!”
(发表于福建《闽北日报》2005年6月3日)

又如拙作《致孩子(3首)》:

《1》:蝴蝶是花丛中飞翔的花/小鸟是枝头上飞翔的花/你是我心树上飞翔的花
《2》:叶子是树木翠绿的翅膀/云朵是天空飘逸的翅膀/你是我眼中追寻的翅膀
《3》:风是雨飘洒飞扬的纤绳/帆是船踏波击浪的纤绳/你是我肩膀上一生的纤绳

《怀念父亲》以手、月亮、手电筒、北斗星、拐杖等为意象,展示出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致孩子》更是用蝴蝶、花丛、小鸟、枝头、心树,叶子、树木、翅膀、云朵、眼睛,风、雨、纤绳、帆、波浪、肩膀等意象,展示出对孩子的关爱与期望。应该说,仅仅从一首微型诗来看,意象相对较少,诗的容量也相对较小,拓展的空间也不够宽广。但是微型组诗则以其整体优势,以比较密集的“意象群”产生了单首微型诗不可比拟的效果。

http://blog.sina.com.cn/hanshansh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75

帖子

1298

积分

首席评论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98
精华
6
微币
5784
威望
0
金钱
993
日志
0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4-24
在线时间
12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3-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关于“微型散文诗组”的提出

当然,不仅仅微型组诗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探索,“微型散文诗组”(权且这么命名吧),即若干首有着内在关联的微型散文诗的组合,也已经成为微型诗人们的一种自觉实践。所以微型组诗的上述特征,也是适合“微型散文诗组”的。如拙作:

血染的碎片(微型散文诗一组)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

1、总有一些人不如石头

连卢沟桥的石狮,也愤怒地仰天长吼,不愿忍受日寇铁蹄的肆意凌辱。
一块冰冷的石头,昂着不屈的头颅,挺起坚不可摧的傲骨;
但总有一些人,却甘愿做懦弱的亡国奴!

2、危难

和平的鸽子,被十三亿华夏儿女的二十六亿双手,虔诚地放飞。
却在湛蓝的太平洋上空,被日本军国主义者邪恶的枪口,连连
射……………………………………………击!!!

3、有感于日本篡改教科书

墨写的谎言,当然根本不可能掩盖住血迹斑斑的历史。
但却扭曲着一个民族,关于一段罪恶的记忆;
同时,也给未来,播种下了一颗扭曲的弹粒。

4、有感于南京大屠杀

三十万同胞的血, 嘀嘀殷红。
三十万同胞的尸骨,难道铸造不出霞光逼射的刀锋?!
为什么,为什么还有跪着的魂灵?!

5、背叛

有一些人不知道“九"一八”,不知道这是民族肌体的“一道疤”。
还把这一天作为庆典的黄道吉日,说是“就要发”;
这些人若是在六十年前,一定叫“就要爬”!

6、伪军

长江、黄河的乳汁,喂养的一群走狗。
认贼作父,把同胞骨肉残忍地杀戮。
所以请记住,龙的子孙也有跳蚤。

7、武士道精神

儿子问我:“小日本打败了,为什么剖腹自杀?”
我说:“所以这个民族,很快走向了强大。”

8、悲哀

听说,在一些景点,有人穿着日寇的军装,腰挎日本的军刀,得意洋洋,留影。
悲哀!!!
这些忘记国恨的人,看看,你手上是否沾上了强盗的血腥?!

9、恨是不能忘记的

有一条潜伏在水中的毒蛇,不时地透出头颅喷出蛇毒;
想吞噬一口这个渴望和平的、善良纯朴的民族。
人们啊,一定要警惕,切莫把“农夫和蛇”的故事忘记!

10、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只要全中国人都这样豪气万丈众志成城,就能真正形成一股——
振我中华扬我国威的龙卷风!
  (发表于《衡阳日报》2005年8月20日、《闽北日报》2005年8月28日,收入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网络散文诗精选》)


http://blog.sina.com.cn/hanshansh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75

帖子

1298

积分

首席评论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98
精华
6
微币
5784
威望
0
金钱
993
日志
0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4-24
在线时间
12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3-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关于微型组诗创作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创作微型组诗(微型散文诗组),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首先确定组诗的内在意义。要看你确定的统摄整个组诗的总题是否有较大的包容量,是否能够多侧面地表达你的思想,是否能构建起一个充满诗情的“小世界”。

2、必须完全沉浸在你的思想中。你不必拘泥于形式的限制,不要担心“新生儿”的稚嫩,最好能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下来,任诗情纵横洋溢的飞扬,然后再精雕细琢。

3、必须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对于你所表达的对象在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进行分解,挖掘出所有的闪光点或者能够激发你诗情的各个侧面。

4、必须把处理好单一与整体的关系。要尽可能写好每一首微型诗,并注意把每一首诗都十分和谐地内在地联结起来。因为一首失败的或者与毫不相关的微型诗,很可能影响到微型组诗的整体效果。

5、必须明确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不要过分追求每一组诗的数量,要“行于当行,止于当止”,不要“挤牙膏”。

创作微型组诗,就是去建设一个小小的、但却魅力无穷的世界。当然,文无定法。微型组诗的创作,其实并无规律可言。但愿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能展现出微型诗人们创造的才华!

2006年3月1—2日

http://blog.sina.com.cn/hanshansh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75

帖子

1298

积分

首席评论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98
精华
6
微币
5784
威望
0
金钱
993
日志
0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4-24
在线时间
12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3-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山石《微型散文诗:百字内的散文诗

一、微型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体
1、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体,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柯蓝说,散文诗“是诗与散文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独立的新文体”。散文诗是美丽的“混血儿”,有着诗与散文两种不同的血缘关系,但不能因此说“散文诗是散文化的诗”,也不能说“散文诗是诗意化的散文”,它既不是诗,也不是散文,散文诗就是散文诗,它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如黄色是一种颜色,蓝色是另一种颜色,将黄色与蓝色混合而成的绿色,难道不是一种独立的颜色吗?
2、微型散文诗正是从散文诗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独立的文体。从文学的发展趋势与规律上看,文体的区分越来越细,使散文诗也赢得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如同诗歌可以分为长诗、短诗、小诗和微型诗一样,散文诗也有长、中、短、微之分。这样的划分体现了文体发展的细致化,也体现了作家追求的精致化,同时也体现了大众阅读的精短化。
二、微型散文诗是百字内的散文诗
1、对散文诗的篇幅划分。刘谷诚在《散文诗的美学特征》一文中谈到:“一般认为,散文诗的篇幅在100字至600字之间比较适宜,创作的空间比较大。这也是许多诗人、文艺理论家的共识。” “当然,字数在六百字左右的散文诗佳作,还是占了绝大多数。超过了这个幅度,便可称作中篇散文诗和长篇散文诗了。”但这里的缺陷,恰恰是忽视了百字内微型散文诗的研究。所以,按照篇幅的长短,对散文诗做出这样的区分或许不仅是必要的,也应该是十分有益的。这就是:100字以内的散文诗为微型散文诗,100-600字为短篇微型诗,600-1000字为中篇微型诗,1000字以上为长篇微型诗。
2、微型散文诗字数限定在100字内,已经成为相当一批微型诗实践者的共识。应该说,微型散文诗概念的提出,是微型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创新。微型散文诗和微型诗的发展直接相关,所以穆仁先生在《我看微型散文诗》一文中说:“微型诗体现着对诗体短小的极至追求,因此微型散文诗也以力求短小为宜,我主张每首微型散文诗最好在100字以内”,并强调“微型散文诗以百字为上限”,这一点,也得到了微型诗界的普遍认同。可以说,微型散文诗是快节奏时代的快餐文化,是微型文学大潮的一支小溪,也是备受大众传媒特别是报刊杂志青睐的一种文体,和百字杂文、百字小说、百字小说、百字童话、百字故事、百字言论等等“百字文”一样广泛流行,备受广大读者喜爱。如果说大海是诗,海滩是散文,那么,贝壳应该是微型散文诗;如果说太阳是诗,月亮是散文,那么星星应该是微型散文诗。也就是说,微型诗、微型散文诗,都是微型文学这个千姿百态的“小人国”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如果要给微型散文诗下一个定义,那就是:诗的灵魂+散文的外衣+精悍的骨架(100字内的篇幅)=微型散文诗。
3、微型散文诗字数限定在100字内,这是微型散文诗在形式上区别于散文诗的唯一特征。穆仁先生认为:“微型诗以三行为限,微型散文诗亦应限于三行(或三个自然段),这是微型散文诗与别的散文诗区别开来的特点之一。” 对此,笔者以为是不妥的。诗歌是以“行”论长短的,而散文诗是以散文为外在形式的,是以“篇幅”而不是以“段”或者“行”论长短的。所以,无论一篇散文诗有多少段、多少行,只要其字数在100字内,就是微型散文诗。譬如当代著名散文诗、散文作家耿林莽的《枫》:“山崖绝壁上,一株枫树垂悬。/月光照亮了古铜色的枝柯。/一千片叶子在舞蹈,狂欢。/风的手旋转。”还有《神马》:“一匹匹马纵蹄飞奔,奔向/西下的夕阳。/落日的金光,腾起流苏,那是抖动着的蓬散的长鬓,呼啸于风中。/一瞬的辉煌。/失却了蹄声的大地,黯然失色了。/一只老鼠窜出洞来,填补了空白。”《枫》只有44个字,《神马》只有84字,均不是三行或三段,我们能说它不是微型诗吗?
4、当然,百字是概数不是定数,101个字就不是微型散文诗吗?所以,对散文诗篇幅的划分更多的是基于研究的需要,基于对不同篇幅散文诗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规律探讨的需要,而不是僵化的教条和写作的羁绊。同时,值得强调的是:字数并不是评判文章优劣的最终标准。不是说写的越短就越好。唯有在百字内这有限的空间里写出精美的篇章,才是一篇难能可贵的微型散文诗。

三、微型散文诗是“微型、散文、诗”三者的有机统一



1、微型散文诗的本质是诗。虽然它不像一般新诗那样有严谨的格律,可是既然是“诗”,就必须具备诗的素质,有诗的语言、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意象,有诗的凝炼、跳跃等等。但微型散文诗与微型诗有很大的不同。它篇幅精微小巧、意蕴精深凝练、意象突出鲜明、思绪博大空灵、哲思丰沛充盈;它比微型诗场景更宏阔、铺排更自由、畅想更活泼、意象更丰富、情感更浓烈。
2、微型散文诗的形式是散文。它的形式近似散文,句式自由,可不受严谨的约束。但它可以写得比散文更紧凑、更凝练,可以摒去散文中通常的那些铺叙和背景交待,留下语言上的跳跃和思维上的空白,因而比散文篇幅更精短、思想更精辟、诗意更精致、语言更精美、意境更精深。当然,这里的微型散文诗中“散文”的概念并不是所谓“抒情散文”,这种认识是狭隘的,会萎缩微型散文诗的自由表达空间。包忠文先生在《散文诗家作品选评》的“序言”中便这么说:“从古今散文诗创作的事实看,散文诗中的‘散文’,并非专指我们通常所讲的抒情、描写性的散文,而是文学艺术除诗歌外的所有形式的总称,其中包括小说、剧本、杂文、寓言、传说、神话等,亦即广义的文吧!不仅如此,从散文诗的艺术构思角度着眼,它还应当包括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表现上的特点。因此,散文诗应是诗和文(即各种文艺文体)的整合,辩证综合。它可以以文入诗,亦可以诗入文;或以文为诗,或以诗为文,是诗与文交叉、渗透中产生的一种独立的自由的新文体,是一种艺术的新的‘格式塔质’。”
3、微型散文诗的体式是丰富多样的。诗人耿林莽在《为了散文诗的繁荣》一文中说:“散文诗从诗歌撷取了它的精魂,从散文借来了舒展轻松的衣衫,从绘画吸取了丰富的色彩,从音乐找到了轻柔或昂扬的和谐节奏……”这就是说,散文诗(包括微型散文诗)是融合了各种艺术精华的独立文学体裁。所以,微型散文诗的体式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包括抒情体、畅想体、写景体、叙事体、哲理体、杂文体、寓言体、格律体等等。但无论那种体式,微型散文诗都应该洋溢着个性化的情感,体现出诗人个体独特的、深刻的人生体验。
《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称:“散文诗为更自由地表达现代人复杂多变、波动不居的情绪提供了一种手段……自由诗是对格律诗的解放,散文诗是对自由诗的解放……当然,我们不能说诗的未来就是散文诗,但散文诗确实预示着诗的未来。”这说明散文诗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微型散文诗也同样可以大有作为。但客观地讲,在日渐世俗化的滚滚红尘中,纯文学包括散文诗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何况,微型散文诗还只是一朵十分娇嫩的幼苗,需要悉心呵护才可能绽放出灿烂夺目的花朵。

                                     2006-4-13


http://blog.sina.com.cn/hanshansh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75

帖子

1298

积分

首席评论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98
精华
6
微币
5784
威望
0
金钱
993
日志
0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4-24
在线时间
12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3-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型诗自身的局限性: 有所能、有所不能


文/陕西 寒山石

尽管从小诗中分离出来的微型诗体,“形体上最小巧,内容上最浓缩,表现上最精致,题材上最广阔,读者面最广泛【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毫无疑问,任何一种诗体都有其无法回避的先天不足。微型诗以其精致、精妙、精巧、精炼等优势而“有所能”,但同样也“有所不能”。对这一点,热衷于微型诗的朋友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如同每个人必须对自身的缺陷有清醒的认识一样。从创作实践看,微型诗的不足突出表现为“三单”:

第一,“身体”相对“单薄”。我们讲微型诗“型微诗不微”,是从微型诗的内涵上、从它有限的诗行中所蕴藏的无限空间上来讲的。但是,从表现对象上来看,微型诗难以表现波澜壮阔的题材;从情感宣泄上来看,也不足以抒发诗人喷薄而出的激情。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有人总是以唐诗绝句为例来佐证微型诗内涵的无限性,那是因为他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这就是:语言的变化。语言的古今变化,已经使得现代新诗很难在两三行之内达到和古代绝句同样的容量。

第二,“表达”相对“单纯”。微型诗限定在短短三行以内,在这三行以内和寥寥数字间,缺乏传统的“起承转合”,缺乏比较充分的铺垫,根本不可能做到洋洋洒洒,波澜起伏。长诗的渲染力、震撼力是微型诗难以比拟的。特别是作为叙事诗的优势,是微型诗望尘莫及的。

第三,“节奏”相对“单一”。韵律、节奏是诗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从实践看,虽然少数微型诗能够具备这一要素,但总体上讲,微型诗要表现出韵律美和节奏感是比较困难的。也正是因为缺乏韵律美和节奏感,才直接影响了微型诗的传播。

但是,由于对以上缺陷认识的不足,导致目前一些微型诗作者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狭隘意识,流派观念。因为自身钟情于微型诗,在微型诗创作中投入了较大的精力,甚至以推进微型诗、弘扬微型诗为己任。这种难以割舍、也无法割舍的“微型诗情结”,使得一些微型诗人患上了“微型诗偏执症”,极端推崇微型诗、过分美化微型诗,甚至有人认为“微型诗和小诗才是现代新诗的发展方向”,而排斥长诗,一味指责长诗的缺陷。须知,微型诗、小诗、短诗和长诗的并行不悖、共生共荣,如同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一样,既有绿草如茵,也有大树参天,方生机勃勃。因为自己热爱微型诗,就贬低长诗,实在是一种愚不可及的保守观念。

二是刻意求大,不堪重负。不错,微诗不微。微型诗是在有限的形式中,表现出无限的空间,以一当十,言少意丰。所以重庆微型诗人蒋人初先生曾概括微型诗的内涵为“微中见真、微中见深、微中见大、微中见新”,是很有道理的。但必须明白,微型诗创作固然要微中见大,但决不能刻意求大。就像我们不能奢望让一个小孩子来扛起几百斤重的麻袋一样,也不能苛求微型诗这个“矮子”负重。微型诗必须做到妙趣天成,出人意料而又自然亲切,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三是削足适履,作茧自缚。微型诗三行以内的限定,决定了微型诗创作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是“带着脚镣跳舞”,是“针尖上的舞蹈”。这种限定是必要的。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如果没有限定,就难以确立这种诗体。应该说,这种限定是诗体的创新。如同古代诗词同样有严格的平仄要求、字数限制等等一样。但诗体形式的限定,绝对不应成为对诗人创作的限制。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诗人为了三行而三行,明明可以分成四行、五行、六行,却硬是要拼凑成三行。这是完全没有任何必要的,也是与一个诗人应该具备的自由品性格格不入的。

所以,希望我们能够以一种客观的、科学的、宽容的态度,正确对待微型诗。惟有知其“所能”和“不能”,扬其长而避其短,才会推进微型诗的繁荣。


http://blog.sina.com.cn/hanshansh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75

帖子

1298

积分

首席评论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98
精华
6
微币
5784
威望
0
金钱
993
日志
0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4-24
在线时间
12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3-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微型诗创作的八个误区
文/寒山石

一是要走出“唯技巧论”的误区。一首成功的微型诗一定是独特之作,总是以新颖的视角、新奇的表达和新鲜的内容,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如果失去了新、奇、巧,自然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但是,新奇不是玩小聪明,不是一味地玩技巧。我们不能把技巧绝对化,走到唯技巧论的极端。写作技巧是实现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条件,是构成诗歌艺术性的内在因素,必须通过不断的写作实践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创作过程。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诗歌创作技巧的重要标志。微型诗创作固然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但决定这些方法和技巧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的,是作者的基本功。这种基本功就是作者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以及用诗歌文本反映事物的本领和能力。同时,决定诗歌价值的主要因素,还是内容,脱离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文章的审美价值乃至艺术性,也就不复存在了。遗憾的是,一些作者忽视了自身基本功的锤炼,忽视了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的深刻挖掘,而把微型诗仅仅作为一种技巧性的文本,把微型诗当成了一种“文字游戏”,陷入了玩技巧的误区。这也是时下微型诗难以被相当一部分读者认同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要走出“风花雪月”的误区。微型诗是什么?它是现实的触动,是生活的折射,是诗人思想的天空中瞬息即逝的一颗流星,短暂而璀璨夺目。固然,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会给我们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但复杂多样的现实生活永远是我们最重要的创作源泉。但是,当下的诗歌创作特别是微型诗创作更多的陷入了对风花雪月的吟唱而脱离了现实,缺乏反映现实、直面现实的力作。所以,我们看到的多是无关痛痒但却沾沾自喜的孤芳自赏,而很少看到诗人的责任感、道义感和人文关怀。据笔者在《网络微型诗》、《中国微型诗》这两个目前有一定影响的论坛观察,反映现实的微型诗作恐怕不足20%。这种现象的发生,要么是诗人对社会生活反映迟钝,要么是缺乏直面生活的胆识和勇气;要么就是在一种强烈的发表欲、成名欲,一种所谓“高产”观支配下“工匠式、模式化”的制造。我想后者可能更为严重。当然,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前边提到的一味地玩技巧耍小聪明密切相关。我们有理由认为,微型诗较之长诗和短诗,更能够及时地表达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真知灼见,表达诗人对于真善美和假丑恶的感情。但愿我们的微型诗人能够更多地关注生活、关注现实。

三要走出“形式主义”的误区。不错,我们对于微型诗有严格的界定,“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这种界定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利于促进微型诗发展的。事实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诗坛上兴起的微型诗体,这种形式为除题目外一至三行的微型诗,以其短小、精炼、富有诗意和韵味的特色,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诗人认同和参与,并掀起了一个个微型诗潮。问题在于,一些诗人在微型诗创作中一味地求形式,采取削足适履的办法,把明显不是三行的微型诗,硬性摆布为三行,显得不伦不类。诗歌创作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宜长就长,宜短就短。一切均应顺乎自然。能长成参天大树,何必硬折成短枝?原本是一颗露珠,又何必吹涨成一个大大的肥皂泡?而且,如同一个无论多么完美的人,都有缺陷一样,微型诗有它的优势,也有它与生俱来的不足,我想我们应该十分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四要走出“名词解释”的误区。所谓“解释”,一种意思是指“分析阐明”,第二种意思是指“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而我们相当一部分微型诗作,甚至大部分微型诗作,更多的是对于题目的一种解释,是一种直接的演绎,一种肤浅的说明,一种生硬的肢解,缺乏开放性、创新性思维,从而显得视野不开阔,内涵不丰富,思想不深邃,容量不博大。譬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死寻找光明”,如果让我们来写,题目可能就是“寻找”,而不会是“一代人”。因为我们习惯于解释题目,而不善于开拓诗的意境。如果这样,诗作内蕴的震撼力就会大打折扣。

五要走出“挤牙膏式”的误区。我始终以为,微型诗是一种灵动之作,是神来之笔,是诗神的幸运光临,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得来全不费功夫”。它的产生,十分自然,是“自来水式”的自然,不是“挤牙膏式”的“难产”。也就是说,微型诗不是苦思冥想得来的,它是瞬间迸射的美丽火花,是诗人对瞬息即逝的精妙感悟及时敏锐的捕作,浑然不见人工斧凿,曲艺工笔,如同摄影师抓拍的绝妙镜头。但是,不少微型诗人却过多地注重挖空心思,苦思冥想,这种“挤牙膏”式的创作自然遏制了诗意的创造,导致微型诗作的质量不高。所以,不要为了数量,为了发表,为了所谓的虚名而硬性拼凑,虚掷光阴,也浪费读者的时间。

六要走出“似曾相识”的误区。现在有不少的微型诗作读来似曾相识,总感觉好象在那儿读到过,相信诗友们或多或少也都有这种感觉。这说明,一方面,微型诗创作中的雷同现象比较突出,甚至一些诗作本身就带有明显的模仿或者变相改写痕迹;另一方面,更为深刻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陷入了“记忆”之中。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每当我们读到一首精美的微型诗,因为其短小精悍,富有冲击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所以很容易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中,沉淀在我们的思想河床上(当然,长诗中最闪光的语言,对我们最有触动的诗句也会这样沉淀下来),甚至融化成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奔流在我们的血脉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变得模糊,但会在某种情景下突然冒出来,这时候,我们就有可能以为是自己的创作,这样,在读者看来,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诗意本身,甚至包括语言,都感到似曾相识。这样的诗作,不过是一种对于原有诗作的翻版而已。创作中我们必须尽可能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
   
七要走出“孤芳自赏”的误区。严格说来,这一点不是谈微诗创作,而是谈微型诗创作的生态环境问题,谈一个微型诗人应该如何自觉接受别人的批评,如何敏锐地发现并学习他人的长处,在良性互动的氛围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自古“文人相轻”,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总有一些人沉缅于孤芳自赏,而缺乏对别人的赏识,也缺乏认真地、宽容地对待他人批评的态度。一旦你指出他的问题,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认真地思考和分析别人的意见到底中肯与否,而是指责你算老几?你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你那个臭水平还说我?特别是对于刚刚涉足论坛的新人更是不屑一顾。笔者最初进入微型诗坛就曾多次遭此“厄运”,为了避免麻烦,避免毫无意义的口舌之争,所以回帖的基本原则是“感动就评”,凡是点评的均是对自己有触动的,是激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维从而引起共鸣,一吐为快的。当然,这个问题也是当下文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譬如,论坛点评除了“欣赏”、“精彩”、“好”、“学习了”、“多指教”等等无关痛痒的话语,还有什么?还有多少良性互动可言?因此,笔者衷心的期望微型诗坛真正有一个宽松的批评氛围。因为,孤芳自赏是可怜的,批评失语是可怕的。唯有善意的批评,才可能有微型诗人的成长和微型诗的繁荣。

  八要走出“急功近利”的误区。这一点也并不是谈微型诗的创作问题,而是谈对微型诗的态度问题。之所以要谈这个问题,是因为创作态度决定创作方向和创作质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殿堂里有三种人,一种人为了谋取私利,另一种人为了满足兴趣,再一种人是为了追求真理;天使要把前两种人赶走,只留下第三种人。这对于我们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在文学创作当然也包括微型诗创作中,是不是也存在这三种人呢?历史地、客观地看,沽名钓誉的功利性、业余爱好的兴趣性和坚贞纯洁的追求性,这三种人毫无疑问都是存在的。而且,微型诗作为正在蓬勃发展的事物,也就给极少数人的谋取虚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使得他们动辄以“领袖”自居,这当然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而对于“满足兴趣”者,应当以宽容的态度来予以理解。有兴趣即为之,失去了兴趣便可走之;来是一种推动,走也不是什么损失(笔者就是一个兴趣者,一个时期以来对于微型诗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以较大的热情投入其中,也许这会成为自己长期的爱好,也许会在某一天退出)。当然,唯有以纯洁之心坚韧地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人,才是真正的中间力量。微型诗的发展需要这样一批中坚。但愿微型诗坛能够少一点功利,多一份纯净;少一点浮躁,多一点沉稳。也但愿“兴趣者”能够发展为“追求者”,毕竟“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体味到微型诗创作的快乐,并以快乐的心境去追求,才可能成为“微诗之大家”。
http://blog.sina.com.cn/hanshansh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75

帖子

1298

积分

首席评论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98
精华
6
微币
5784
威望
0
金钱
993
日志
0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4-24
在线时间
12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3-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利清风过耳 文章地久天长

——“网络微型诗”发展之我见

寒山石


当代网络诗歌的蓬勃发展,令人瞩目。微型诗作为网络诗歌的轻骑兵,以其短小精致、灵动奇妙而拥有一席之地,实乃微型诗之大幸,亦为时代发展之所需、诗体创新之必然、诗人智慧之结晶。笔者一向认为:“网络,乃大众狂欢的文化舞池”,所以一些不健康的心态充斥网络诗坛,当然也包括微型诗坛。面对当代网络诗歌泥沙俱下之现状,《网络微型诗》论坛何以健康发展?笔者以为当树立“四观”:
   1、主体自由观。诗歌创作是个体心灵的自由抒写,是没有任何外在约束的能动释放。不要设想用过多的禁令、条规、制度等等禁锢了诗人的激情。遗憾的是,这是当下不少论坛的弊病。大家来到论坛,是为了寻找快乐、播种快乐、收获快乐,而不是为了来戴“紧箍咒”,更不是为了自讨苦吃。或许,宽松、宽容的论坛气氛更有利于微型诗的发展。应该明确,没有人把微型诗当饭吃,微型诗也根本不能当饭吃。微型诗是一种精神营养。对于我们,可能是一个阶段,也可能心系终生。更何况,相当一批人,只是微型诗坛的匆匆过客。微型诗,可能只是大多数同仁生命中的一颗流星。但若是真的留下了一道璀璨的弧线,也就足够了。所以,诗人来到论坛,是一种缘分;我相信离开论坛,大家也会珍惜这弥足珍贵的缘分。所以,不要企图把微型诗坛当作“囚牢”。这里,应该是一片任诗人自由、自在飞翔的天空。心情舒畅,享受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2、良性互动观。无疑,网络需要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帖、评帖是一种交流、一种学习,是在智慧的火花激荡中,提高论坛所有诗人的整体素质。这里,不需要孤芳自赏,需要的是谦谦君子;也不需要居高临下,需要的是平等平和;更不需要漫骂指责,需要的是真知灼见;尤其不需要的是任何以老大自居的山头主义,需要的是以推进微型诗为己任的思想交锋。为此,希望大家一是要有学习意识。不要总是以为自己了不起。学习和借鉴,永远是一个诗人最可贵的品质。二要有欣赏意识。若是能够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别人的诗作,微型诗坛有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三要有接纳意识。坦诚地对待批评,接受批评。一个不能容纳不同观点特别是批评意见的诗人,一定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平庸之辈。四要有精品意识。微型诗乃灵动之作,要“随心而写,精心来改”,多出精品。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作品是诗人的品牌,是诗人的广告。唯有用作品说话,才有说服力。
   3、平稳推进观。不要把微型诗说的神乎其神。应当明确,微型诗只是诗歌百花园中小小的一朵。和任何一种诗体一样,它有所能,也有所不能;它有自身的优势,也有明显的先天不足。所以,第一,不要期望让所有的诗人和读者接受它。事实上,这也根本不可能。第二,不要削足适履地运用它。一首诗,该写几行,就是几行。适合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为什么非得三行以内呢?第三,不要企图制造什么轰动效应。要力戒浮躁、浮漂,静下心来,耐得寂寞,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踏踏实实地写,比什么都重要。第四,不要热衷于数量。高产不代表水平,质量高于一切。一些人以为微型诗乃雕虫小技,满足于一天数首,并不可取。
   4、淡泊功名观。时下,一些人视网络为“名利场”,一是“好当官”。以做个斑竹、版主或者编委什么的为荣,岂不知,这是根本不值一提的尿官!二是“好驻站”。到处挂个什么“驻站诗人”,其实不过一个浪得虚名的文字工匠而已。三是“好宣扬”。到处发帖,四面开花。只关心自己帖子的“点击率”、“回复率”,根本不关心、不学习别人的作品。四是“好圈子”。沉湎于团团伙伙之中,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十分严重。诗歌是属于大众的,不是私人物品;论坛是大家的,不是私家作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里不是江湖,不需要排一串梁山好汉,还是尽可能宽容、平等一些。五是“好摆功”。动辄以“论坛中间”、“骨干诗人”或者“创始人”、“发起人”自居。公道自在人心。有功劳,有成就,大家自然心知肚明。谁也不是傻瓜,何必自己站出来高呼“我是功臣”呢?何况,沧海横流,我等芸芸众生,又有几个能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该刻下的,抹不去;刻不上的,自然会被忘记。要有一种平常心。名利清风过耳,文章地久天长。不要把圣洁的诗坛,当成个人追名逐利的工具。倘若如此,既是对缪氏的亵渎,也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当然,以上所谈,并非《网络微型诗》论坛之问题,自以为也是网络文学之普遍问题。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诗友批评。
  
  2006-02-21


http://blog.sina.com.cn/hanshansh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75

帖子

1298

积分

首席评论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98
精华
6
微币
5784
威望
0
金钱
993
日志
0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4-24
在线时间
12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3-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型诗的“五味”
文/ 陕西 寒山石


诗应该有“诗味”,这是毫无疑问的。“诗味”是诗人深刻炽热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水乳交融的结晶,是诗人的向往、追求以及美学理想在诗中融汇而成的沁人心脾的艺术魅力。简而言之,就是诗的味道,要兴味无穷,耐人嚼味、品味、回味。非演释诠释,非铺陈描述,而是妙语连珠,语近意邈,兴味无穷。它是千百年来众人评价诗歌优劣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微型诗创作,应做到“五味俱全”:

一、情味
诗是情感的喷发,贵在以情感人。古人云:“凡为诗文者,固以情也,非情则谜而不诗”,[1]又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2]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3]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4]这些话都说明了“诗缘情”的道理。或者说,诗人是性情中人,有情在才能写诗,情至深处才会有好诗。
微型诗是“长期思之,偶尔得之”的灵动之作,是诗人情感一触即发时的瞬间感悟,更应是情感的释放,是激情的喷涌。微型诗是感情之波,激情之浪,能够发热、发光。但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微型诗作,成了缺乏感情浸透的“游戏之作”,诗人的精力过多的陷入了“玩技巧”、“玩新奇”、“玩意象”之中,而缺乏有血有肉的感情、灵魂和思想,诗中“无情”亦“无我”。比如笔者的《闪电》:“一刀狂砍/天河决堤”,仅仅只是对于一种自然现象的、还算巧妙的表达,而缺乏情感血液的渗透。这样的微型诗作充其量正是一种“谜而不诗”的“小聪明”,因为它完全可以改写成这样一条谜语:“一刀狂砍,天河决堤”(打一自然现象)。当然,笔者并不是说这样的微型诗作没有可取之处,事实上它同样有着灵巧的表达。但是,正如诗人何其芳所说:“即使整篇找不出毛病和漏洞,如果一点也不感动人,仍然不能算作好诗。”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目前相当一部分微型诗人过多地把精力消耗在了缺乏感情浸透的所谓“新奇”表达上,甚至搜肠刮肚、挖空心思地在炮制如何把太阳、月亮、星星、云雾、雪花、雷电、瀑布、海浪、暗礁、露珠、四季、梅花、飞鸟、游鱼等等自然现象“灵巧”地表达出来。这种“方向”其实是一种“偏向”,容易使微型诗创作走上歧路甚至陷入死胡同,成为玩弄“小聪明”的代名词。

二、意味
作为一首比较完美的、隽永有味的微型诗,一方面,在内容上,除了充满浓郁丰沛的感情外,往往也包含着诗人的理想信仰、人世经验和生活智慧,从而使诗作充满隽永的意味。如赖杨刚的《影》:“送你一根脊梁骨/要你/站直了自己——走!”这首微型诗正是对于精神上患有“软骨病”甚至“无骨病”者的鞭挞。的确,一个人若是没有做人的“骨气”,又怎能“站直了自己”!
另一方面,在表现上,诗中抽象的“意”和理性的“志”,要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如只讲“意”但却无感情、无形象,则索然无味。同时,诗中抒发的喜怒哀乐等感情,如果直接述说,往往使人觉得浅露无味;而含蓄表现,则令人津津有味。所以朱光潜云:“写景宜于显,显则轮廓分明;写情宜于隐,隐则含蓄渊永。”[5] 如王豪鸣的《红豆》:“一粒结石  想你时/好痛。”这首微型诗不由使人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绝句《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同时这“一粒结石”,又写尽了相思之苦。
但“含蓄”之法,把握好“度”却不容易,常见的问题有三:
其一,是怕人看不懂,结果因解释而繁琐,有悖于微型诗之精炼。如赖杨刚的《面具》:“戴半分钟/心/累一辈子。”“累”首先是“身累”,但更是“心累”,所以“心”字便显得多余,删掉“心”字,则更显凝练,同时一语双关,给人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
又如徐檄文的《雪花》:“漂白天上的彤云/覆盖街衢的污浊/冷眼看,世界干净多了。”如果删改一下:“漂白彤云覆盖污浊/冷眼看/世界干净了许多”,可能也更为简练。
再如张明昭的《瀑布漈》:“昂起头,站起来/水,也能/立成一座丰碑。”其中“昂起头”不当,“站”与“立”重复,也不妨改为:“站起来就成为/一座丰碑”。
其二,是语言晦涩,影响表达。如散心的《夕阳》:“一颗硕大的红豆/坠沉梦的相思。”应该说,起句不错,但尾句“坠沉梦的相思”便不大容易理解了;何况“红豆”已有“相思”,“梦的相思”便显得多余了,不妨改成;“一颗硕大的红豆/坠/沉”,可能更精当一些。
又如赖杨刚的《冬梅》:“冰雪用纯情/把枯枝宠出了/一朵朵火焰的叹息。” “纯情”“宠出了”“叹息”?难以理解。其实去掉三个字,便诗意盎然:“冰雪用纯情/把枯枝宠出了/一朵朵火焰。”
还有巴川的《闪电》:“用一根根火鞭/狠狠地抽打着黑暗。”其中修饰语“狠狠地”便属多余。这首诗不妨改为:“用一根根火鞭/抽打——黑暗。”
其三,意象选择不当。如游云的《种子》:“敲破冬的头颅/种上心事/结出 花香鸟语。”其中“敲破冬的头颅”就不够准确,若是改为“冬的硬壳”什么的,或许贴切一些。

三、韵味
由于微型诗之篇幅特别短小,故对于语言之要求,更为严格。何谓诗的语言?“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此诗家四关,使一关未过,则非佳句也。”[6]所以讲求韵味,重在微型诗的音乐美。就是说,微型诗同样也应有诗的节奏、诗的音韵,有诗内在的旋律。或者说,这也是微型诗的语感问题。可惜的是,缺乏诗的音乐美,应该说,这是当下微型诗创作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三行之内是行数的限制,但不应成为缺乏音乐美的理由。诗人们应该认真地探讨,如何在短短的三行之内,在这有限的空间和限制中,抒写出最优美、最自由、最流畅的旋律。或许正如老诗人穆人所说:“微型诗要做到短而被迫,局而不促,很不容易;除了注意字句的精炼,还得注意语感的流畅,可免捉襟见肘之枯窘,而有游刃有余的从容。诗写好后,最好自己吟几遍,看是否碍口,让诗句既过眼,又过耳,语感问题或解决得好一些。”[7]

四、异味
一方面,“异味”,就一首诗来讲,指诗的创新。如新的表现手法、新的语言运用、新的构思角度等。唯有出新,才能激起读者的强烈兴致。
比如邓芝兰的《风》:“吹得我清香满襟/不染一尘/像你手中的那枝荷花。”以“风”喻荷,清香入怀,一尘不染,是诗人独具慧眼的观照。
穆仁的《铁环》:“日子就这样滚动:/有时轻快,/有时沉重。”普通玩具《铁环》,经高手一点拨,“有时轻快”,“有时沉重”,看似平淡,却诗意浓浓。
王豪鸣的《墓碑》:“挺立着。终于/像个人了”,正是以崭新的视角,激发人们要“挺立着”,堂堂正正的做人。但王豪鸣的《菩萨》:“香客盈门。吃尽了/人间烟火”,却新意不足,且缺乏内蕴。
当然,“出新”,要谨防“出怪”;“出奇”,要谨防“离奇”。如伊凡的《海风》:“其实你并不温柔/把我的胸膛吹成缝隙/溢出咸味……”其中“把我的胸膛吹成缝隙”,当属弄巧成拙。如果说“吹裂(开)缝隙”还尚可,但怎会“吹成缝隙”?
又如王豪鸣的《殒石》:“一记响拳,将地球/敲得好痛。”诚如诗人所言,其“人文关怀,对地球前途的关怀,就像从天而降的一声棒喝!”但既是“响拳”,又是飞来之物,力有千钧,当属迅猛一“击”、狠狠一“捶”,或者沉重一“擂”,何以成“敲”?
赖杨刚的《炊烟》:“一根根阳具,向天勃起/云一挑逗,早泄了/半弯月亮,数粒星星。”这样的新奇,便有些俗了,如同时下的不少“下半身”写作,缺乏美感。
另一方面,“异味”,就一个诗人来讲,指一个诗人的风格或者个性。因为,诗味是诗人深刻炽烈的思想感情与诗歌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水乳交融的结晶,是诗人的向往、追求以及美学理想在诗中融会而成的沁人心脾的艺术魅力,是诗歌内容与形式所体现出的一种美感。所以诗味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是诗人个性最充分的展现。每一个微型诗人都应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自己的风格来。唯有产生一批具有鲜明风格的微型诗人,才有微型诗的真正繁荣。

五、趣味
对诗歌的评价标准,向来有“情、理、趣”三字之说。情打动人,理说服人,趣吸引人。微型诗形式灵活,饱含哲理和智慧,充满幽默和情趣。它从大众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常常运用讽刺、夸张、归谬等手法,通过对某一字、词或行为、物象的口语化和趣味性描述,漫画社会万象,调侃人生百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王豪鸣的魔鬼诗典系列在网络诗坛上之所以有很大的读者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这些精短的微型诗通俗易懂,力戒艰涩,特别是它从笑话、小品、相声、俗语等大众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从而充满了幽默和情趣,极富哲理,趣味无穷,常常令人拍案叫绝。
又如赖杨刚的《小村黄昏》:“庄稼人的梦/吊在牛尾巴上/晃  太  阳”,生动有趣,写出了庄稼人的希望和梦想,其实就是耕耘啊。
郁汀的《闹钟》:“把岁月挂在墙上/一步一步/数说悲喜哀乐”,形象地展示出岁月的流逝与不同人的心态。当然,若是把“一步一步”改为“一步一声”,可能更加形象贴切。

http://blog.sina.com.cn/hanshansh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75

帖子

1298

积分

首席评论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98
精华
6
微币
5784
威望
0
金钱
993
日志
0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4-24
在线时间
12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3-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型诗鉴赏八法
陕西/寒山石


鉴赏微型诗,可从语言、情感、意象、主题、背景、修辞、表现、比较等角度切入,也可从几个方面综合考虑,进行鉴赏。

一、语言突破法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
作为三行之内的微型诗,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句传神、甚至一字传神。品味微型诗语言,就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表现主旨,显得特别精彩警策的字词或句子,也就是要抓住谓的“诗眼”。“诗眼”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
微型诗“一字定乾坤”。如散心“便条”:“小草把春天从冻土层里拱了出来。”这种诗意盎然的“拱”,表达的不正是“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春天”?“蝉蜕把夏天挂在树荫里了。”一个“挂”字,精当至极,一字写尽酷夏的流失。
张励志的《龙卷风》:“风/疯了。”三个字,谐音运用,活龙活现。除了“疯”字,似乎也没有什么字可以更好地形容这得“病”的“风”。
唐淑婷惜墨如金,追求一种简洁的表述,并在简洁中注入深邃。如她的《落叶》:“挥金/如/土”;《浪》:“拍岸/叫/绝”,《雷声》:“空/喊”,《笼中鸟》:“关/爱”,《鞋》:“知/足”,只是将一些成语或词语分行置之,竟取得了别具一格的独特效果,境界开阔,内涵丰富,充满哲理,令人浮想联翩。
赖杨刚的微型诗语言别具一格,他杜绝平淡,刻意求新,或造新词,如“女儿香、爱情骨、欲望色、月色酒”等;或词语的新组合,如“一弯真理、一曲炊烟、半点心、千阙梦、一笔绿、一尾夜、一羽恋、煮天空、煲风雨、涮太阳”等;或改词性,其实是词的活用。如《灯》:“恋爱夜的黑/眼睛才会一直春”中的“春”;《春水》:“春水一江哟诗一行/桃花如笑漂、漂、漂,意境了/我的眼神你的背影”中的“意境”;《别解乡愁》:“炊烟一曲/拴——/白云飘”中的“拴”。
当然,还要注意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如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等等。
如伊凡的《春风》:“甜在心上/暖在土里/香在路中。”只十二个字,明明白白,不加修饰,但显得真切深刻,就写出心中涌动的一汪甘甜、土中升腾的一股和暖和路途弥漫的馥郁芳香;“甜”、“暖”、“香”,味觉、感觉、嗅觉,只三个字,就勾画出魅力四射的明媚春天。汪静之的《足迹》:“常在门前柳树下/寻找童年游戏的足迹/寂寞的母亲呀!”穆仁的《乡土》:“发芽了,苗在这里/ 夭折了,桩在这里/离开了,根在这里”,同样平实质朴。
赖杨刚的《英雄碑》则有恢宏之气:“傲骨一根/捅破/天。”仅仅只有七个字,便将人民英雄那种前赴后继的勇气、那种凛然不屈的骨气、那种坚贞不渝的锐气、那种慷慨就义的豪气,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赖杨刚《瀑布》:“天空跌下来,摔成一句诗/一吟  就/大气了灵魂”,唐淑婷的《北斗》:“大勺一把/舀/天”,笔者的《祖国》:“一艘劈波斩浪的航船/那逶迤挺拔的喜马拉雅山/是猎猎高扬的巨帆”,亦有雄浑豪迈之气。
伊凡的《笼中鸟》:“一切的功能都在退化中/唯独那张小嘴/最发达”,唐淑婷的《鹰》:“掉下一根毛/鸡们跳了半天/够——不——着”,黄士如的《狼和小羊》:“狼搂着小羊说/别怕/就吻一次”,老山泉的《无官一身轻》:“难怪局长一退下来/一下子瘦了”,唐淑婷的《猴》:“红/在/见不得人的地方”,则是一种幽默诙谐的嘲讽。

二、情感突破法
诗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准确鉴赏诗歌的关键就在于把握诗歌里所表达的感情。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唐淑婷的微型诗以其细腻、缠绵、真切、独到的情感挥洒,让人为之怦然心动,如她的《乳名》:“这颗奶糖/在母亲嘴里含了几十年/舍不得融化。”乳名,永远是一块甜甜的奶糖,含在母亲充满关爱、充满希冀的心上;只要听到母亲那呼唤乳名的声音,我们的心头也会溢满亲情、溢满家的温馨。她的《乡愁》:“腌一坛家乡菜/酸一辈子。”“乡愁”是文化上的无根之感与漂泊无定,是眺望故乡、怀念家园的一辈子的“酸”、一辈子的“痛”,但何尝又不是滋养精神的一辈子的“醇香”。
笔者的《矿难》:“赤黑的汉子用生命掘采乌黑的原煤/人们啊,你炉膛里燃烧的火红/是不是死难矿工的尸骨。”龚立人说:“这发自心底的呼喊,这反差强烈的铮铮铁实,这蕴含震惊的寓意;还不能令你感到诗人的心在震颤,你的心被震慑吗?你还能蔑视微型诗吗?你还会说微型诗不能蕴涵大主题吗?”
蔡培国描写大自然的微型诗,是把自己的生命溶化其中,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如《林间》:“走着/走着/便成了鸟”,《野餐》:“不在乎吃什么美味/只是/嚼一嚼阳光”等等,无不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陶醉和神往。
燕荣的《过河》:“我踩着石子过来时/ 隔岸梦/ 谁的歌声 送行。”蓦然回首,情悠悠!浓浓的情感,牵肠挂肚。

三、意象突破法
任何诗歌内涵的表达、思想的表达都是以意象的捕捉和表达作为基础的。只是诗歌中的意象有的是具体的事物,有的是抽象的思绪或感情,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为诗歌本身的抒情和言志服务的。微型诗也是一样。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我们抓准了诗中的意象,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或诗歌的主旨。
如俞平伯的《小诗——呈佩弦》:“微倦的人,微红的脸,/微温的风色,/在微茫的街灯影里过去了。”便是一首典型的意境诗,它以“人”、“脸”、“风色”和“灯影”等为具体物象,以“微茫”为统一的色调,精妙地营造出一个凄迷恍惚的意境,让人不禁对那消失在灯影里的一切顿生怀恋和苦涩之感。
新绿的《旋律》:“向寂寞的河面\抛一个激情的石子\荡起几个情窦初开”,《丝瓜》:“沿着月光的梯子向上爬\固执地凉在棚上\凝结成一棵有棱有角的思念”,这两首诗中诗人将“激情的石子”荡起的波浪称之为“情窦初开”,将“丝瓜”称之为“有棱有角的思念”,都打破了常规的写作,给予意象全新的解读和深刻地表达,不仅入木三分,而且让读者欣赏之后立即升起新鲜和惊奇的感觉。
谭秀葵的《人生》:“地球是张灌满生命的唱片/人不是一门唱针/就是一粒尘埃。”一个“唱片”,意象鲜活,要么唱响人生,要么落为尘埃,完全取决于自己。
侯他的《镰刀》:“一辈子弯着身子/铿锵地在地里穿行/偶尔看见父亲的身子高过了麦苗。”意象选择贴切,有形、有声,有景、有情,想起了自己的一首小诗《父亲的背——怀念父亲》:“一张木犁/曲曲折折地/耕作//一把镰刀/起起落落地/收获//一架山梁/硬硬朗朗地/活着……”
笔者的《云》三首:“流浪的/鸟/何处是归巢”、“大地枝头的落叶/漂浮在倒悬的/湖中”、“天空的表情/毫不遮拦地/写在脸上。”蒋登科教授点评:“这三首诗,从不同视角解读‘云’,想象是开阔的,表现是独特的。尤其是‘鸟’、‘倒悬的湖’等意象出人意料。”

四、主题突破法
把握微型诗的思想内涵,诸如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寄情山水、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等等。
如向天笑的《路口》:“在不知迈向何方的时候/抬腿,便是命运。”道出了抉择的重要、艰难和必须的明智、慎重,和作家柳青的名言“人生的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异曲同工。
稻香梦的《大蒜集•4》:“我的影子在闹市中睡着了。”别有情趣。在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的喧嚣尘世中,能够拥有如此心态当属不易;《大蒜集•6》:“春天是被鲜花凋零的。”绚烂与凋零、夺目与惨像相依相生,辩证的哲理。
马瑞麟的《钱奴》:“挣扎在钱眼里的人/喘出的第一口气/都散发着浓浓的铜臭味。”人是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凡是挣扎在钱眼里的人,他同时也就被钱占有,成了钱的奴隶,如同古希腊哲学家彼翁在谈到一个富有的守财奴时所说:他并没有得到财富,而是财富得到了他。不过,“第一口气”若改为“每一口气”,当更为贴切。
非马的《盆栽》:“铁丝缠过的小脚/在有限的方圆内/一扭一拐  跛度一生。”一个“跛”字,足见“缠”之残忍,后果之悲哀。不由让人想起了那些教条的束缚、想起了种种训诫的教育方式,也想起了龚自珍《病梅馆记》中的一段话:“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五、背景突破法
文学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时代产生的,鉴赏作品就一定要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要鉴赏诗歌,首先要把握诗歌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本的创作背景,了解诗作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如汪静之的《过伊家门外》;“我冒犯了人们的指摘/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我怎样欣慰而胆寒啊。”此诗抒写了诗人等“五四”青年一代大胆地追求爱情,敢于向传统的封建礼教挑战的勇气。这样一首在如今看来或许很平常的情诗,当时却掀起轩然大波,受到封建卫道士的激烈抨击,认为作者《蕙的风》诗集里“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等诗句“做的有多么的轻薄,多么的堕落!”“有故意公布自己兽性冲动和挑拨人们不道德行为之嫌疑。”原因何在?在于它是一首向封建主义和封建卫道士挑战的小诗。在鉴赏这首诗时,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当时的环境,就如我们不能以今天取火的容易看轻远古时代发现用火的巨大意义。诗人敢毫无忌讳地写“瞟意中人”实属勇气可佳,充分表现诗人对人们的指摘毫无挂碍。因此,“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成为现代爱情诗的名句。同时,它揭示了激烈的心理矛盾。敢“瞟我意中人”多么欣慰啊,可是事后一想到人们的冷眼热讽和那蔑视的眼神,诗人不禁有点胆战心惊。瞟时的大胆与事后的害怕构成一对矛盾,使人们回味无穷。
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鉴赏这首诗我们必须要把它和十年浩劫那个特殊的历史环境联系起来。在那样一个黑白颠倒、指鹿为马、“黑夜”般漆黑的社会环境里,很多年轻人的学业、前程受到了永远无法补偿的耽搁和影响,有的甚至在那样的社会环境里变得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这首微型诗深刻反映了一代人在那种社会环境下的心境,发表以后在文学界和社会界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赖杨刚的《用诗赚欢笑》:“生活让梦亏本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亲爱的,谁还肯同我们搭伙/用诗赚欢笑。”诗人把人生坎坷的感叹寓于诙谐的言语中,“亏本”、“搭伙”这些冷漠的商业词语,用在诗里,很新鲜,但又显得那么生动又富于人情味,一下子就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用诗赚欢笑”,一旦我们沉浸在诗的王国时,情感上不会再孤独无助,精神也会特别地富足!的确,只要我们对当下诗人的生存境况、对当代国人的精神境况这一背景有比较透彻的体察,我们才会感悟到字里行间流淌的悲悯情怀。

六、修辞突破法
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等。
比喻,如王豪鸣的《闪电》:“一声咔嚓/谁抓拍了/惊天黑幕?”把“闪电”这一自然现象比喻成照相“抓拍”,并将“抓拍”景观定格在“惊天黑幕”上,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诗人的磅礴大气。写闪电的诗可谓千奇百怪、千姿百态,但这样形象、生动、准确的把握,还是极其少见的。笔者的《炊烟》三首:“思乡的小路/弯曲在/飘摇的梦中”、“母亲悠长悠长的呼唤/被一只相思鸟/衔上云天”、“一行诗  站在故乡的村头/让千里外的游子/日夜咏读”,就采用比喻手法,把炊烟喻为“思乡的小路”、“母亲悠长悠长的呼唤”、“站在故乡村头的一行诗”。
拟人在微型咏物诗中极为普遍。刘有权的《桃花》:“怀春的心事  被三月的风/偷走绯红了一树/娇羞。”用拟人化的手法喻桃花宛若少女怀春娇羞,这种情态美不仅使“无情之事变为有情”,且流溢着诗与画的意境。又如蓝枫的《电风扇》:“一辈子/躲在别人的圈套里/瞎吹”,吴警兵的《藤》:“在不断的纠缠中/寻找自我”,赖杨刚的《大山》:“一辈子扛着天,不累吗/是否也想躺下/睡进小溪那一淌温柔的臂弯”,等等,
夸张,如亚夫的《鞋垫》:“母亲捡来阳光的花瓣/一针一线一针一线/让我一步一个春天。”“一针一线一针一线/让我一步一个春天”夸张妙用,神韵具佳。木斧的《巫峡速写》:“远山迎面飞来/风和浪都吓呆了/青山绿水撞入我的画板。”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水势,运用夸张手法以动态写静景,化平凡为神奇。
陈默的《葡萄干》:“新疆的阳光/很甜。”通感的使用,只有七个字就让我们想起了吐鲁番的葡萄,想起了那浓郁的边疆风情、那让人神往的葡萄园和那令人馋涎欲滴的一串串成熟的葡萄。赖杨刚的《犁》:“你的目光犁过去/听——/骨头里响彻花开的声音”,则是一曲是视觉、听觉、幻觉的咏叹调。亚夫的《骋》:“顺着青青草/终于摸到了/马蹄声声”,通感修辞手法运用得神韵十足!
笔者的《蜂窝煤》:“之所以被烧成废渣/只因/心眼太多”,《虾》:“炒得再红/也是/下酒的菜”,《竹》:“腹中空空/全凭一个‘攀’字/节节高升”,其中的“心眼”、“炒红”、“盼”,皆是一语双关。
用典,如蔡培彬的《蔡伦祠》:“罄竹难书/ 剩下的/都写在纸上。”将 “罄竹难书”贬词褒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功绩“跃然纸上”,永载史册。

七、表现突破法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象征及映衬等。
如冰心的《春水•三三》:“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借“墙角的花”嘲笑“孤芳自赏”,喻理警策,情景交融,启人深思。
长弓的《池塘》:“青蛙  故事已讲完/芦苇撒开白花花的思绪/打捞遗漏的细节。”“青草池塘处处蛙”,蛙声停止,“故事已讲完”,由动及静;芦苇“撒开思绪/打捞遗漏的细节”又由静而动,三行之间,动静交错,意趣横生。陆向荣的《鸟》:“春的枝头/会飞的花朵/最美。”娓娓道来的淡淡一笔,勾画出一副鸟语花香、动静交错的美丽。
笔者的《树》:“一把绿/抓出一片/自己的天空。”新绿点评说:“这首诗空灵豁达、虚中见实。诗人将树拟人化了,重在于一个‘抓’字,动感十足,春满一片。在小巧玲珑中显大气,‘一把绿’‘抓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属于精神的天空,那份激情呵,点亮了读者的心。” 亚夫的《信箱》:“流浪者的信箱/背在肩上/思念的骨头在深夜敲响。”诗借“信箱”之实,言思念之深,“思念的骨头”常在“深夜敲响”极具感染力。

八、比较突破法
比较突破法,就是通过同题微型诗的比较,来进行鉴赏。如云掠过的《春联》:“春/ 帘。”一个“帘”字,形象传神;小月肖《春联》:“闹/ 春/ 门”,唐淑婷《春联》:“ 热/门”,落笔重在热烈的气氛;笔者《春联》:“春天的红围巾”,刻画出春姑娘的翩然将至。
诗之剑《母亲》:“母亲是生我的人/但我希望她是我的坟茔”,不由让人想到王尔碑的《墓碑》:“葬你/于心之一隅/我就是你的墓碑了”,以丰沛浓烈的情感和发自肺腑的喷薄之情震撼人心。
姚益强的《向日葵》:“燃烧的心事/高举头顶//一生苦恋辉煌”,重在以形写神;邓芝兰的《向日葵》:“寂静而孤独/满脑的钉子,如粒粒/闪光的事情”,以比喻出新;张贤翼的《向日葵》:“一经倾心/至死不变”,则直抒胸臆;李蔚的《向日葵》:“当你十分谦恭地低下头/正是你满腹经纶十分充实的时候”,却以哲理见长。
小人小爱的《瀑布》:“你梳着三千尺白发/含泪在悬崖,纵身跳下/再没有谁,让你牵挂”,让人心痛;笔者的《瀑布》:“跌/下/便是升华”,或亦有独特之处。



http://blog.sina.com.cn/hanshansh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75

帖子

1298

积分

首席评论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98
精华
6
微币
5784
威望
0
金钱
993
日志
0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4-24
在线时间
12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3-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微型诗兴起的因素
文/寒山石



1、社会变迁:微型诗兴起的客观诱因
微型诗的兴起首先缘于社会变迁和时代需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建设加快了人们生活节奏,理所当然地不能去占用其宝贵时间和精力,人们需要在精短、快捷、高频率的大量信息中获取精神食粮。所以,读者要求阅读短文。加之生活节奏的加快,随之而来的精神疲劳也使人们产生紧张、压抑之感。这个时候,人们需要有瞬间的精神愉悦,使紧张和疲劳得到松弛,从而焕发新的激情。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出现了与时代合拍的相应的文学形式,特别是以小小说为标志的微型文学潮方兴未艾。小小说热潮的掀起,原因就在于满足了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求短、求好,求精的阅读需求。现代文化的快餐化,使得小小说可以以其短小灵活,以其不受因袭传统的束缚,以小胜大,以变制变;现代物化社会重荷下的接受大众,更乐于在“一分钟”或几分钟内开怀解颐,触发瞬间感悟,从而领略人生疲旅中的一道新景。同样,小诗也以其篇幅精短、语言精悍、意味隽永深长满足了这一需要,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小诗中的微型诗创作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并逐渐形成独立的创作群体,这给微型诗创作的繁荣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 2006年9月25、26日在重庆市西南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上,有的与会海外诗家甚至认为微型诗是一种“诗歌的发展趋势”。新加坡的方然先生,就以《当前华文诗歌的发展趋势》,作为论文题目,论及微型诗在海外华文诗坛的流行情况。他说:“当前华文诗歌发展的整体趋势,或许有点类似微型小说界已然形成之气象那样,微型诗之崛兴也将成为新诗发展的走向。由于当代人生活越来越紧张,加上科技发明日新月异,很多时候电脑代替了人脑,大家都穷于追风潮,极少有耐心或时间去阅读长篇的东西,微型或极短篇遂成了‘文学市场’备受欢迎的‘畅销品’。新诗亦不能例外。”“而由小诗再演化出微型诗这一款新诗体,则是现代、尤其当代华文诗歌界方兴未艾的大趋势。这款大趋势,在新加坡诗坛亦越来越显著。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忽略中、大型叙事诗之创作,以及它们在诗坛的崇高地位。”[①]
所以,我以为,包括小小说、小品文、百字文、小诗、微型诗乃至手机短信在内的微型文学,皆是变革时代的一种“快餐文化”。这样说,并不是贬辞,并不是说这种“快”是一种“速朽”,恰恰相反,这种“快”是与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匹配的一种“快意”、“快感”和“快乐”。基于此,笔者《变革时代的精神快餐》[②]一文写道:

这是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迅猛跃进的时代;这是一个由田园风光向霓虹都市迅速过渡的时代;这是一个由悠闲温馨的小农经济向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急剧变迁的时代;这更是一个由精神专制消费短缺向尽情享受经济文化成果超常规迈进的时代。
这个时代洋溢的最基本特征是忙碌:忙于挣钱、忙于升官、忙于出国,当然更忙于创造;这个时代表现的最突出现象是享受:享受感官、享受刺激、享受奢靡,当然更享受人生;这个时代充斥的最严重问题是轻浮:心理浮躁、生活浮华、信念浮漂,当然更击水中流。
这个时代,人们叹息价值紊乱,期盼理想灯塔的牵引;这个时代,人们痛感道德滑坡,渴望文化精神的支撑;这个时代,人们苦于身心疲惫,急需营养肌体的良药。
生活忙碌的现代人需要放松精神;却因为忙碌,走不进厚厚的书卷;物质奢华的现代人需要滋补精神;却因为奢华,咽不下洋洋的小说;心态焦灼的现代人需要治疗精神;却因为焦灼,读不完长长的诗行。
在忙碌的间隙,人们只是看几本书皮,借以充实自己;所以貌似真理的指南在书架疯狂叫喊;在奢华的同时,人们只是读几件趣事,借以装潢自己;所以道听途说的逸闻在书摊肆意叫卖;在焦灼的时刻,人们只是记几句警句,借以激励自己;所以三言两语的感悟在书市蛮横叫春。
于是,在这变革时代的土壤上,也雨后春笋般葱葱郁郁地长起一行行嫩绿的微型诗:它因为短小精悍,而填补了现代人机械的空隙,成为忙碌生活的“精神桑那”;它因为构思精巧,而刺激了现代人麻木的神经,成为奢华生活的“文化舞蹈”;它因为充满智慧,而丰满了现代人贫血的思想,成为焦灼生活的“灵魂体操”。
于是,微型诗,也作为一道快餐摆上了现代人精神的餐桌:这是一道经济的快餐,调节了现代人急匆匆奔走的步履;这是一道可口的快餐,满足了现代人多样化贪欲的胃口;这是一道睿智的快餐,绿化了现代人沙漠般荒芜的灵魂。
微型诗,现代人一块香喷喷的思想蛋糕、一块风味独特的精神面包;微型诗,现代人一包甜滋滋的心理佐料、一坛韵味十足的生活米酒;微型诗,现代人一碗热乎乎的智慧面条、一顿回味无穷的文化小吃。
它只是一朵花,却更是一朵怒放的春天;它只是一片叶,却更是一片茁壮的林莽;它只是一座星,却更是一座闪光的星空。
微型诗,变革时代的一个逗号;微型诗,时代变革的精神符号;微型诗,精神变革的时代小号。
让我们尽情地享用这一道精神快餐!也让我们激情地广告这一道精神快餐的品牌!更让我们痴情地探索这一道精神快餐的配方和工艺!

2、诗体创新:微型诗兴起的内在动力
当代社会的急剧转型和深刻变革,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冲击。诗歌创作领域同样面临着诸多亟待革除的弊病。诗总是随着时代的需求而千变万化的,但演变的趋势有一点却大体相同:那就是拒绝冗长啰嗦,力求短小精悍。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辽宁徐竹影传诵一时的《诗》,突出表达了人们对诗的这一诉求:“诗/越写越短/是诗人的才干//诗/越写越长/是读者的灾难。”1996年台湾诗人张朗把徐竹影这首诗列为他编印的《小诗瑰宝》佳作选集一书的卷首篇和写诗座右铭,以表达其拥戴之情。2001年,有人有总结出《当代诗歌十大病》:“写诗的太多,读诗的太少。青年诗人太多,坚持到老年的太少。写出的诗太多,发表的地方太少。草稿太多,定稿大少。病句太多,妙句太少。糟蹋汉语的太多,珍惜汉语太少。自恋的诗人太多,超越自恋的诗人太少。出洋的诗人太多,坚守的诗人太少。有口号的诗人太多,有理论的诗人太少。庸才太多,天才太少。”[③]近年来,一些所谓的分行“口水”更是泛滥一时,引起了读者的强烈不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当代新诗的出路就成为有识之士的理性选择。
难能可贵的是,微型诗的开拓者们在八十年代中期就针对诗歌创作中冗长啰嗦的弊端,以强烈的诗体意识,把微型诗限定在三行之内,并冲破阻力,以坚韧、执著的精神全力推广,使微型诗从小诗中脱颖而出,不断趋于规范、走向成熟。1996年1月,以老诗人为主组成的重庆诗缘社编辑出版了内部刊物《微型诗》,主要发表三行以内的诗作。《微型诗》创刊辞写道:“微型诗是从小诗中生发出来的一个分支。由于人们业已习惯的小诗句式是四行的绝句,因此,比小诗更小的微型诗的句式,是一至三行。“螺蛳壳里做道场”,要求着一种更为精细、精审与精制的艺术营造,同时也开拓了生活与诗的新天地”,提升了新诗的美学特质。正如微型诗的倡导者穆仁先生所说:“微型诗从小诗中分离出来,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的研究由粗放到精细的发展趋势,对推动新诗的创作、研究是有利的。”[④]


http://blog.sina.com.cn/hanshansh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微型诗 ( 蜀ICP备19022558号 )

GMT+8, 2024-4-19 04:38 , Processed in 0.0645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微型诗

© 2014 www.zgwxsg.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