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诗

标题: 幽兰、廖仲强、墨林、闻达老师点评拙作《正月十六》,各位老师辛苦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曹成军    时间: 2025-2-24 14:49
标题: 幽兰、廖仲强、墨林、闻达老师点评拙作《正月十六》,各位老师辛苦了!
●曹成军(北京)
《正月十六》

一串串红灯笼
扮靓了枯树枝头
爷孙俩,沿河寻找春天

【幽兰老师点评】

       春节尾声,爷孙仰望枯枝悬挂的红灯笼,枯枝与红灯笼反衬鲜明,而爷孙沿着河边寻找春天,则富有张力和想象空间,三行天伦之乐体现在细节中,春暖在眼前也暗含三行间。

【廖仲强老师点评】
        “红灯笼扮靓枯树枝头”与爷孙俩牵手出游相互映衬,形成对比,而春天的出现,则无疑是一条中轴线,使得诗意沿着岁月延伸。此诗从日常视角,用心观照,在生活中找到了某种诗意。

【墨林老师点评】

       这首微型诗《正月十六》以细腻而富有画面感的笔触,描绘了春节后正月十六的温馨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亲情的敏锐感知。首句,“一串串红灯笼”,不仅点明了节日的余韵未了,还通过色彩与形态的描绘,为全诗铺垫了一层喜庆而温暖的基调。次句,“扮靓了枯树枝头”,以拟人的手法赋予了红灯笼以生命力,使得原本萧瑟的冬日景象瞬间焕发了生机。尾句“爷孙俩,沿河寻找春天”,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通过这一温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还深刻表达了亲情的力量与传承,使得整首诗在极短的篇幅内,既富有视觉美感,又蕴含深厚的情感内涵。

【闻达老师点评】

       爷孙俩,沿河寻找春天——极具故事性,这种叙事微型诗贵在能拽住读者目光,“寻找”二字巧妙钩紧了读者好奇心,自觉跟着诗意走。同时,又留给读者极大想象空间。
作者: 幽兰    时间: 2025-2-24 16:37
谢谢曹老师转发个见拙评,问好几位老师
作者: 潘兴斌    时间: 2025-2-28 18:46
加分赏学好诗好评。问好各位老师!
作者: 幽兰    时间: 2025-3-1 08:08
潘兴斌 发表于 2025-2-28 18:46
加分赏学好诗好评。问好各位老师!

谢谢兴斌老师,三月好
作者: 曹成军    时间: 2025-3-2 17:17
幽兰 发表于 2025-2-24 16:37
谢谢曹老师转发个见拙评,问好几位老师

谢谢鼓励!真诚感谢老师!
作者: 曹成军    时间: 2025-3-2 17:18
潘兴斌 发表于 2025-2-28 18:46
加分赏学好诗好评。问好各位老师!

谢谢潘老师鼓励!祝健康快乐!
作者: 廖仲强    时间: 2025-3-4 15:00
感谢曹老师留存个见拙评!问候各位老师!




欢迎光临 微型诗 (http://www.zgwxs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