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诗
标题: 品读紫陌《落单的冷月》 [打印本页]
作者: 寒山石 时间: 2020-11-18 20:55
标题: 品读紫陌《落单的冷月》
本帖最后由 寒山石 于 2020-11-18 20:57 编辑
一枚冷月寄乡愁
——品读紫陌《落单的冷月》
文/寒山石
落单的冷月
●紫陌
夜,又把彼岸那张
小小的邮票
摊开 在寂寂的海面上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这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乡愁,呈现出动人的情怀。
应当是基于此“小小的邮票”这一意象构建,紫陌《落单的冷月》写到:“夜,又把彼岸那张/小小的邮票/摊开在寂寂的海面上。”不过,这里的“小小的邮票”除了具备余光中笔下“乡愁”的意象表述外,又当是“落单的冷月”映于海面的一种形象表述。
“落单”二字一语双关,对盼归的双方而言,彼此都是“落单”。而月亮在诗歌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已成为表情达意的一种文化符号和情感载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将这一轮“落单的冷月”徐徐“摊开在寂寂的海面上”(“寂寂”二字,同样很是恰当。所谓静水流深,看似平静的海水下,情感的波澜汹涌澎湃),“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车走直线建议将“摊开”改为“贴”,既与邮票紧扣,又“贴”出了寂寞、相思和渴望邮回的期盼,很是形象生动。笔者以为,与其说是拟人化的“夜”(“夜”,一个表达盼归与乡愁的意象),“摊开”了“小小的邮票”,毋宁说是摊开了心中无边的乡愁,从而形成了一种有限与无限的反差或情感张力。故“摊开”与“贴”各有其妙。
不妨改为:
夜 又把彼岸那张
小小的邮票 摊开
贴在寂寂的海面上
如此读来,这首微型诗就单纯而丰富。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以明朗、集中、强烈的笔法呈现主题;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以含蓄、沉稳、悠长和内在的情感张力打动人心。
20201103
作者: 寒山石 时间: 2020-11-18 20:59
本帖最后由 寒山石 于 2020-11-18 21:00 编辑
【寒山石微型诗例话0403】
诗之抒情因含蓄而韵味悠长、耐人品味。如紫陌的《抒情》:
夜,写满失眠的信笺
远方可否解读一枚勿念的落款
见字,而不如面
第一行的辗转反侧、无限思念和第二行看似轻松洒脱的“勿念”,以悖谬的手法写出了“勿念”之念,实为魂牵梦萦的无限深念。
接下来空行的停顿也很是独到,如同对沉沉思念之情的平复或舒缓,于是才有了第三行从“见字如面”中化陈而出的“见字,而不如面”。“见字”未必“如面”,再一次表达了“勿念”这个语言外壳和表象下的内心深念,同时也呼应了上一行“可否解读”的充满深情之问。
三行之间,由“失眠”而“勿念”,又到渴望“见面”,一波三折,拿捏有度,情感充沛,感人至深。那个收到这“信笺”的人,当是一个很幸福的人。
作者: 幽兰 时间: 2020-11-19 18:23
首赏山石老师精评,晚上好
作者: 静谷流响 时间: 2020-11-19 22:30
学习好诗好评!问好两位老师!
欢迎光临 微型诗 (http://www.zgwxs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