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诗

标题: 墨林《海峡》赏析 [打印本页]

作者: 寒山石    时间: 2017-6-3 14:37
标题: 墨林《海峡》赏析
墨林《海峡》赏析
文/寒山石


    微型诗体,最忌平庸无力,常喜出奇制胜。但或比喻或夸张或拟人等等,只要得一奇巧意象,往往就奇妙耐品。墨林《海峡》:“这道鞭痕,一直喊疼!”个人理解,诗人当是把台湾海峡,形象地比作一道鞭痕,一道深深地抽打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灵魂的鞭痕。此处喻海峡为鞭痕,既体现形似,又为夸张;而鞭痕在喊,则是拟人化的表达,使得这首一行诗读来扣人心扉,直击灵魂。
    究竟,是谁那么狠心和残忍,竟把这血肉相连,一鞭子劈裂两半?这是疼痛,痛彻心肺;更是呼唤,撕心裂肺。那喧嚣奔腾的海浪,是千年不绝的呼喊;那无数飞溅的浪花,是骨肉分离的眼泪与苦酸。一直在抽打,一直在喊,那是郑成功“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的仰天长叹,是黄遵宪“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的泪流满面,是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的肝肠痛断,是余光中“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两眼望穿。
   此外,笔者以为去掉“疼”,改为“这道鞭痕,一直喊”,或更好些。一则痛而不言,不言不是不痛,而是必须直面这种悲痛、疼痛和惨痛;二则于“疼”之外,寓意更丰富,充满呼唤与期盼;三则从语气上来讲,更加斩钉截铁。当然,为突出主题,防止歧义,题目改为《台湾海峡》或更能聚焦主题。
                                              2017年6月3日

作者: 墨林    时间: 2017-6-3 21:13
感谢寒老师的精准点评和指正。我修改了:
《台湾海峡》

这道鞭痕,一直喊!
作者: 寒山石    时间: 2017-6-4 09:17
墨林 发表于 2017-6-3 21:13
感谢寒老师的精准点评和指正。我修改了:
《台湾海峡》

一管之见,仅供参考
作者: 墨林    时间: 2017-7-9 08:59
寒山石 发表于 2017-6-4 09:17
一管之见,仅供参考

再谢,老师指点。
作者: 秦淮情怀    时间: 2017-8-17 00:13
题目应为《台湾海峡》,治学严谨。供参考。
作者: 墨林    时间: 2017-9-22 11:21
致谢,寒老师的为墨林作品指正。去“疼”改为“这道鞭痕,一直喊”,其寓意更丰富。




欢迎光临 微型诗 (http://www.zgwxs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