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诗

标题: 微型诗的生成 / 斯 原 [打印本页]

作者: 白桦    时间: 2015-12-15 17:17
标题: 微型诗的生成 / 斯 原
微型诗的生成

斯 原


       自
微型诗兴起数十年以来,产生了大批微型诗作,也积淀了许多极有见地开人聪慧的微型诗论。近读微型诗鼻祖级人物穆仁先生关于微型诗句式的论述,以及寒山石先生有关文章,颇感有趣也颇受启发。穆仁说:“在微型诗的三种句式中,最基本的句式是二行式。一行、三行只是二行的加减、浓缩与延伸”(见穆仁《偶得诗话》)。为什么微型诗的基本行式要确定为两行呢?寒山石从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见寒山石《微型诗基本句式是两行》)。对此有论者不以为然,有的逐条予以批驳。这些未能触发我对微型诗基本句式问题的兴趣,倒是就其一二三行,琢磨起微型诗何以生成这个不无玄奥的问题。
      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见《道德经》第43章)。这句话是探求万事万物生成规律的,微型诗是万事万物之一种,当然也适用之。而且由于它的一二三行与上面所说的一二三相生的原理非常贴近,遂感到老子的话好像就是针对微型诗而说的。不信容我分析如下。
       道生一。道,是万事万物生成的规律,无论什么事物的生成都是从无到有,其始也微,以一标示。对于一首微型诗来说,它的生成也是从无到有,其始,即诗的原发过程,指诗情的涌动,从没有诗到想写诗要写诗,有关诗的意(主体的意识、感情等等)、象(客体的物象、事件等等)等在头脑中闪现、翻滚,其终极标示往往是想到了诗的题目或无题目,这相当于道生一的一。
       一生二。无论什么事物都有两面性,“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见《周易•系辞上》)。一当从无中生出一这个事物,就开始了其自身的矛盾运动。诗也是这样,一旦有了写诗的念头,进入诗的原发过程,紧接着要考虑的是写一首什么题材(内容)什么类型(形式)的诗?怎样组合它的意和象,以形成核心意象以及其他意象?怎样组合意象与意象,形成诗的内在结构?从正面写还是从侧面写?怎样继承怎样创新?等等问题,这所有问题都是矛盾着的,以阴阳之谓道的,都有两个方面。这时实际上就从诗的原发过程进入了继发过程,即诗的胚胎——意象的产生发展、诗的构思。像其原发过程一样,诗的继发过程一般也停留在诗人的头脑中,是无形的东西。
       二生三。阴阳交合生成了宇宙最本源的三种事物:天地人。诗经过酝酿构思,也会生成诗之为诗的三个基本要素:一,意象——诗之基本构成和灵魂。二,意象的组合——诗之内在结构也称内形式。三,诗体——诗之外形式。一旦到达外形式,诗的生成就从继发过程进入最后一个过程,即表达过程,把诗的文本敲写出来或把头脑中的诗吟诵出来,使诗成为外化的有形的东西。
       三生万物。有了天地人,就可以生成、创造出世间万物。有了无计其数的意象、各种各样的意象组合和丰富多彩诗的体式,就可以生成、创作出千万首诗来。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我琢磨的是微型诗的生成,但谈起来后只是开头说了微型诗,后来就变成了诗,把微型二字丢掉了,何以如此这很好理解,无论什么诗,无论什么文学艺术,无论什么精神的物质的事物,其生成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概莫能外。我之所以感到老子的话好像就是针对微型诗而说的,一来是由于老他的这段话话“放之四海而皆准”,哲思的精妙让人感到亲切;二来也由于微型诗除了标题以外,最多只能有三行诗,精炼到逼近万事万物生成真理的境地。


       附:斯原,原名师运山,河北省邯郸市人,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原副政委,大校军衔。任教于该院。曾兼任重庆文联常委、作协主席团委员、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新诗学会理事。已出版诗集4部、散文2部、诗学论著和影视学论著各1部、有影视新闻片、纪录片、专题片、艺术片等文本40余部被采用、放映、播出,有的由解放军总部颁发全军各部队播放、学习。另有诗、文、评论散见于海内外报刊、网络。











作者: 江小舟    时间: 2015-12-15 17:52
受益匪浅!
作者: 随遇    时间: 2015-12-15 19:39
完全赞成白桦先生的剖析和观点!
补充一句,微诗的行是要随主旨和意境的自然生发而定的,浓缩和精炼是原则。它不是原料的堆砌、拼凑或缝合,而是象一颗种子,由内、外因作用而生发出一片、二片或三片叶来。
以上补充,如有不妥,敬请白桦老师和同仁批评。

作者: 宗梁山    时间: 2015-12-15 20:54

谢谢斯原老师的精彩论述。
作者: 宗梁山    时间: 2015-12-15 20:55

谢谢斯原老师的精彩论述。
作者: 白桦    时间: 2015-12-15 21:20
随遇 发表于 2015-12-15 19:39
完全赞成白桦先生的剖析和观点!
补充一句,微诗的行是要随主旨和意境的自然生发而定的,浓缩和精炼是原则 ...

随遇你好。这不是我写的,是中微顾问斯原老师写的,《中国新诗学纲要》是他撰写的,这篇《微型诗的生成》是斯原老师专门为《中国微型诗》而写的。你的补充也有一定的道理。谢谢你的关注
作者: 苹果    时间: 2015-12-15 21:44
欣赏学习
引经据典没必要搬出老聃来。我们(包括穆仁老先生)从事的文学事业,是探寻诗歌形式的无限可能性。非他。
个见勿怪!
作者: 白桦    时间: 2015-12-15 21:56
苹果 发表于 2015-12-15 21:44
欣赏学习
引经据典没必要搬出老聃来。我们(包括穆仁老先生)从事的文学事业,是探寻诗歌形式的 ...

苹果好,斯原老师与穆老很熟悉。这次我去穆老那里,穆老还提起斯原老师,说写得好,有见解的思想。问好苹果
作者: 白桦    时间: 2015-12-15 21:57
苹果 发表于 2015-12-15 21:44
欣赏学习
引经据典没必要搬出老聃来。我们(包括穆仁老先生)从事的文学事业,是探寻诗歌形式的 ...

苹果好,斯原老师与穆老很熟悉。这次我去穆老那里,穆老还提起斯原老师,说写得好,有见解的思想。问好苹果
作者: 随遇    时间: 2015-12-16 06:33
白桦 发表于 2015-12-15 21:20
随遇你好。这不是我写的,是中微顾问斯原老师写的,《中国新诗学纲要》是他撰写的,这篇《微型诗的生成》 ...

我还以为斯原是您另一名,不好意思!
作者: 赵德民    时间: 2015-12-16 07:13
品学!
问好白桦、斯原老师!
作者: 阿鬼    时间: 2015-12-16 07:53
学习!
作者: 幽兰    时间: 2015-12-16 09:09
欣赏学习,长知识了。
作者: 南浦    时间: 2015-12-16 18: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老汉    时间: 2015-12-16 20:37
好文章,学习,问候白桦老师!
作者: 奥冬    时间: 2015-12-17 09:35
开头说了微型诗,后来就变成了诗,把微型二字丢掉了,何以如此这很好理解,无论什么诗,无论什么文学艺术,无论什么精神的物质的事物,其生成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作者: 王图忠    时间: 2015-12-18 07:38
斯原老师的这篇文章我觉得很有道理。很喜欢。
寒山石先生的大部分文章,我也是喜欢的,只是《微型诗基本句式是两行》写得太失水准了。当时我进行了批驳,后来也有关注微诗的诗友对他那篇文章持否定态度。
穆仁老师说“在微型诗的三种句式中,最基本的句式是二行式。一行、三行只是二行的加减、浓缩与延伸”,是一种设想,一种展望,没有错。至于将来的发展道路还是要靠创作实践来回答。而寒山石《微型诗基本句式是两行》就把微型用一个框框给框住了,就大错特错了。
前些时,更有人给微型诗私定规矩:每行不得超过13字等等,简直是乱弹琴。
作者: 潘兴斌    时间: 2015-12-18 08:38
学习。受益。
作者: 静思    时间: 2015-12-18 11:52
微型诗“最多只能有三行诗,精炼到逼近万事万物生成真理的境地。” !好教材,学习!问候!
作者: 静思    时间: 2015-12-18 11:53
微型诗“最多只能有三行诗,精炼到逼近万事万物生成真理的境地。” !好教材,学习!问候!
作者: 相思枫叶    时间: 2015-12-20 20:09
学习了
作者: 流岛    时间: 2015-12-20 20:29
支持该立论及论述!
作者: 静思    时间: 2015-12-30 10:07
好教材!赞!
作者: 冰凌    时间: 2016-3-1 09:36
相思枫叶 发表于 2015-12-20 20:09
学习了

不见相思主题帖,但请少发重复帖!
作者: 冰凌    时间: 2016-3-1 09:36
相思枫叶 发表于 2015-12-20 20:09
学习了

不见相思主题帖,但请少发重复帖!
作者: 冰凌    时间: 2016-3-1 09:36
相思枫叶 发表于 2015-12-20 20:09
学习了

不见相思主题帖,但请少发重复帖!
作者: 冰凌    时间: 2016-3-1 09:36
相思枫叶 发表于 2015-12-20 20:09
学习了

不见相思主题帖,但请少发重复帖!
作者: 杨泽钦    时间: 2016-3-11 10: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3-26 17:54
微型诗歌,因为留白,有想象空间而魅力无穷。




欢迎光临 微型诗 (http://www.zgwxs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